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0章 彼岸藥丸 (3 / 4)

5000萬,彼岸動漫把林魂的六道無魚動畫工作室收入旗下,打造手遊華夏系列IP2D水墨國風動畫。

3000萬,投資追光動畫,該公司創始人就是前土豆的創始人及前CEO王薇。

2750萬,投資田曉鵬的十月數碼,助力《大聖歸來》。

2000萬,投資翼下之風動漫科技有限公司。(後續那年那兔的製作公司)

2000萬,投資若森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後續不良人的製作公司)

1500萬.

短短一個月時間,累計投入4億多資金投資扶持數十家動漫工作室和企業。

這還不算完,6月上旬,國內國內銷量第一的漫畫雜誌平臺《知音漫客》7億出讓控股權,被彼岸集團收入囊中。

《知音漫客》,2006年1月創刊,作為國內第一本原創漫畫全綵週刊,秉持著“我們的目標是《少年JUMP》!”的夢想。

它是我國發行量最大的原創漫畫期刊,也是世界第一家全綵色連載漫畫週刊,巔峰時期能夠賣到月銷量800萬,這個銷售記錄在世界範圍都並不多見。

因此憑藉一系列知名作品聚集了國內一大批漫畫迷,成為該雜誌的核心粉絲。

但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移動網際網路的強勢衝擊,新媒體衝擊著傳統紙媒的生態環境,漫畫產業的重心正在從紙媒轉向網路平臺。

自主策劃、編劇、製作、運營、授權的漫畫新型開發模式,不再需要紙媒的介入,這種時代變革下的知音漫客經歷著轉型陣痛,各項運營指標紛紛下滑。

而彼岸作為新網際網路時代的新貴,這時候拋來橄欖枝,雙方溝通洽談後,互取所需,一拍即合,雙方的合作屬於強強聯合,達成了此次增資擴股出讓控制權的合作。

彼岸的這筆募集資金將用於加大知音動漫自制內容生產投入、加大研發與發行投入、加大優質內容採購、提高優質內容生產商(漫畫家)的福利待遇、加大新媒體內容營銷平臺的搭建、加大團隊建設力度並引進動漫高階人才等用途.

同時彼岸集團藉機宣佈,成立彼岸動漫平臺,將成為知音漫客的內容唯一線上渠道平臺。

不過彼岸這一系列電光石火般的操作,跟捅國產動漫的馬蜂窩一樣,在業內捲起軒然大波,同時也引起許多投資圈和動漫相關方面媒體的多方關注。

在所有關注這個領域的專家媒體眼中,彼岸這種抽瘋式撒幣行為,就像人群中突然出現一個禿子那般顯眼,純屬撒幣。

一直關注彼岸的南方都市報隨後一篇報道,貫以《彼岸:成是他!敗也是他?》的標題,內裡大肆報道分析彼岸目前所面臨的局面。

「.10億收購知音漫客,4億投資收購幾十家動畫工作室,動不動以“打通動漫壁壘形成產業聯動”名頭或扛著“扶持國產動畫”的大旗來吆喝,鼓吹。

經調查,國產動畫目前依舊是資方避之不及的領域,而彼岸卻冒天下之大不韙,反其道而行之。

或許在網際網路領域,彼岸做出過成績,可隔行如隔山,即便陳默不懂,彼岸旗下的其他幾位資歷甚深的高管不懂麼?

別人恐懼,我貪婪!

別人忌憚,我梭哈!

這是純粹的賭徒思維。

在本報記者看來陳默此舉更像是古代昏君憑藉自身喜好隨意下達政令,全然不顧整個集體的利益

國產動畫的崛起將來可能會出現,但需要時間。

彼岸這種投資行為更像是拔苗助長,這是有違事物本身的客觀規律。讓許多從事動畫工作的人們急功近利,想要得到彼岸的投資,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補貼。

另一方面,彼岸集團的整體運營也不像表面那樣健康,基本盤看似穩固,除了微信外,手遊業務營收隨著時間推移在回落,企業安全向個人安全受到360的阻礙,遲遲打不開市場;職言就像一個不定時的炸彈。

雖然外賣和打車業務在爭相發力,但它面對的是背後來自BAT的壓力,前途未卜。

或許彼岸也清楚地感知到了一些危機,要不然為何一直以來對融資嗤之以鼻的陳默這次破天荒選擇了接受了融資,就足以說明問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