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因為iOS只需要適配iPhone就行,而安卓需要適配的機型那就多了,目前安卓智慧機市場主流機型高達幾十款。
因此一款軟體想要在安卓端順利上線,光適配的技術成本就逼近甚至超過了產品本身的研發成本。
當然安卓跟iOS上線之間的間隔長短,也能從側面證明該軟體背後公司技術實力究竟如何。
餓了麼當初為什麼在iOS上線後,僅僅過了一個月安卓端就上線了,那是因為彼岸派去了一個規模在三十人左右專門做手機適配的技術團隊進行支援。
否則按照張旭豪他們原本的技術團隊,起碼還得再等三個月到半年才能上線。
說回搖搖招車,陳默著重看的是背後的創始團隊。
看著看著,陳默對搖搖招車的創始人,這個叫王煒建非常感興趣。
這大哥高二輟學,從計程車司機開始做起,開過廣告公司,做過傢俱銷售代理,然後一頭闖入乳品行業,用40萬元建起了一家牛奶廠,又因為超前的服務意識(首創送奶入戶)獲得了成功,成為全國同行學習的榜樣。
這一年,他才25歲。
這履歷在陳默眼裡妥妥的創一代模版,復又繼續看去。
財富自由後,王煒建把牛奶廠交給兩個姐姐打理,轉身去加拿大求學進修去了。
求學期間,他曾自駕車橫穿加拿大,上學到第三年,他又退學玩起了滑翔傘,回國後加入了國家隊,成為排名第一的滑翔傘選手。
或許天上飛久了,網際網路來襲,他想玩玩地上跑的,先是弄了家租車公司,弄了70來輛車,這是個重資產行業,需要依靠不斷融資去做大,公司會越做越重,越做越累。
此時易到用車網起來了,他跟易到的周航聊了一次,回來就讓團隊開發了一款手機軟體,也就是搖搖用車的雛形,透過軟體讓旗下汽車租賃公司幾十輛汽車和乘客之間進行調配,有點神州租車的雛形。
結果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他的自有租賃車輛遠遠跟不上持續增長的租車需求,然後就跟計程車公司合作,慢慢發展成了現在的打車應用。
據說王煒建是個非常有產品情節的人,許多產品功能設計圖都是出自他本人的手繪草稿。
陳默看到這,回頭對搖搖招車的產品看了一遍,發現還是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可見此人倒是個不學有術的人才。
搖搖創始團隊還有個叫張濤的,是其手下得力干將,負責人力,技術團隊都是他一手組建,據傳是在百度門口蹲點挖人,找來好幾名百度人,成為技術團隊中流砥柱.
陳默一瞅這眼熟的一幕就樂了,同行啊。
搖搖招車平臺得到了京城交通部門的支援,是業界唯一實現電召平臺與APP應用實現無縫對接的公司,與交委等相關政府職能機構保持緊密聯絡。
陳默把此行標粗加紅,單這一條就值得他去收購。
搖搖招車目前京城市場佔有率高達60%,還保持著和首都機場進行過深度的合作的關係。
不過就現在看來搖搖招車的發展態勢良好,按道理說,沒理由滴滴還能闖出來
當然凡事不能只看紙面實力,否則彼岸早就被騰訊打成死岸了。
這時陳默就聽周受資說道,
“.不過搖搖招車不太會營銷和做市場推廣,上線這半年來沒有見過任何廣告和營銷推廣活動,而且不是因為資金的問題,很是奇怪。”
陳默聞言,說著自己的看法,“現在這個時代,早就過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候了,只會做產品不會營銷不會推廣,最終會被變成歷史的塵埃,尤其是移動互聯時代到來。”
周受資看老闆看得差不多,就提出自己的看法,“這家搖搖招車的短板正好是咱們的長處,所以我建議要收的話收這家!
“呦?可以啊,知道我想收個現成的~不錯,你預計多少錢能拿下這個搖搖招車?”
周受資既然能提出這個建議,肯定就做了相應的準備,“目前搖搖招車只接受紅杉的一筆300萬美元的初始投資,如果咱們收的話,不超過1億。”
陳默剛50億收完高德,現在聽到1億就能收一個公司,現在有點不太適應,想了下,
“你看著辦吧,預算1~1.5億,速戰速決,月底前我要看到搖搖招車的資源併入小橘科技裡面!”
“明白!”
“嗯,去忙吧!”
等周受資走後,房間內再次陷入了安靜,陳默後仰,任由身軀陷入寬大柔軟的老闆椅中閉目沉思。
王煒建負責產品、那個叫劉濤的負責人力對技術團隊也有一定影響力。
至於營銷、地推,沒有人比張長髮更合適的人選了。
而且對於張長髮的定位,陳默把他定位“打的出行”和“餓了麼”兩家的地推總司令,統御全軍出擊地推大軍,屆時跟程維和幹嘉偉這樣從阿里鐵軍出來的營銷干將,正面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