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哥,別唱了,要不你休息一下摸一會吧~”陳默右手邊一個可人的妹妹小臉都有些幽怨了
他喜歡這樣的吵鬧,這樣就不會感到自己是一個人。
8點一過,陳默拿出話筒,“全體都有!安靜,過來乖乖坐好,準備看春晚~”
陳總髮話,瞬間全場安靜,佳麗們一個個秒變小學生,排排坐。
只聽到豪華音響中傳來獨屬於春晚的味道。
“莊電臺~莊電臺,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過年好!”
春晚對於南方人來說屬於氣氛組,也就是打麻將、大牌、聊天時候聽個動靜。
但對於北方人,早年間基本上家家戶戶一邊包餃子,一邊看春晚,那時候網路還不發達,也沒有什麼節目單,反正人們知道11點左右,就到了本山大叔壓軸出場。
看完趙本山然後下餃子吃餃子等零點鐘聲一響出去放炮,這才叫過了年。
趙本山的小品往往是作為春晚最後一個語言類節目,沒辦法,如果放前面,人們看完趙本山全都跑光了,收視率還要不要了。
當陳默看到目前春晚主持陣容,滿滿都是回憶,不像後來誰是誰都記不住。
就跟現在的流量明星似的,打眼一瞅全是科技與狠活長得那叫一個千篇一律,不像曾經神仙打架的時代,各個風華絕代。
可惜了這幾個主持人,一個被汙衊打了好幾年官司才還以清白,可惜葬送了職業生涯。
一個出國生子為了錢卻嫁給了老賴、一個算得上英年早逝、一個轉到幕後,反正各有各的唏噓。
屬於看一年少一年。
陳默看得是回憶,而包房內的學生們看的是熱鬧,而且大家一看就是那種學習不好的孩子,看個電視還不老實,總愛動手動腳,嘴裡說著鹹話。
尤其是當春晚播放兒童歌舞劇《愛我你就抱抱我》,包房眾人你抱我我抱你,大家一起甜蜜蜜,很是歡樂~
春晚節目一年比一年無聊,動不動就包餃砸,沒啥好看的,陳默直接從包裡掏出一沓人民幣。
“我們來玩個遊戲好不好?”
“哇~~~陳總大氣~”“人家最愛玩遊戲了,什麼遊戲都可以~”
周圍嘰嘰喳喳起來。
“遊戲名字叫我問你答,搶答出來有小費。你們貼身大襖孫哥負責發錢~”
“第一題,把大象裝冰箱分幾步?”
一個長得很秀氣的妹紙飛速搶答,由於還帶著點模仿秀性質,口音有點像,在500元的壓歲錢,又加了300元的額外津貼,這一下姐姐妹妹們的回答熱情更加強烈了。
“宮廷玉液酒,後面接”
“堂哥就是趟啊趟著走,”
“下面是個算術題,一副拐減去宮廷玉液酒再加上大錘等於多少錢?”
隨後的時間和鈔票就在逛三園、數數、誰是小姐等酒桌遊戲加持下,迅速消耗殆盡,留下許多歡笑。
畢竟不管輸贏都有錢拿,贏的人拿的更多~~
到了快11點,本山大叔的小品姍姍來遲,陳默按下了包房的暫停鍵,大家乖乖看著小品,時不時笑著。
陳默則是在以追憶的心態回顧的,畢竟是小品之王謝幕演出,雖然質量是他春晚有史以來比較差的一次,但跟後面比那就是巔峰。
從此春晚再無小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