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逼誰都能吹,弄是一定要弄的,可怎麼弄呢?
是前後夾擊還是左右逢媛?
是突破緊逼還是固若精湯?
方式方法才是接下來最為關鍵的問題。
作為程式設計師,陳默最擅長的就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陳默開啟hao123網站導航,看著上面琳琅滿目的網站,陷入沉思。
自己卡里的錢加上剛到賬的工資,一共4萬出頭,留下必要的生活費,滿打滿算剩下3萬5。
得把錢花在刀刃上,用小錢辦大事。
百度首先被他排除掉,現在人家正火,競價排名被這幫搞團購的哄抬物價,價格極其離譜,就像後來網上直播大火,導致線下批價跟火箭一樣蹭蹭網上竄,質量反而還下滑。
以前幾萬下去,雙飛燕都不是事,現在只能聽到故作矯情的“謝謝大哥送的飛機大炮....”
3萬?以目前的競價排名就是300萬投進去也就是聽個響,估計按照現在這麼瘋狂的流量,估計都不一定撐得住一個月。
忘了是哪家團購網站BOSS被採訪時說過,當時在團購最白熱化的時候一天要燒掉500萬,每天睜眼愁的是怎麼把錢花出去,瞅瞅這是人話?
網易、搜狐、新浪、騰訊這四大傳統門戶也被他排除,3萬塊錢估計只能拿到一個三級頁面的豆腐塊大小的廣告位,屬於蚊子腿根本沒啥用。
還有什麼呢?陳默自言自語,突然他看見一個站點,眼睛一亮,頓時有了主意。
對呀,怎麼能把它給漏了呢?
點選連結,頁面跳轉....
網站上新浪微博幾個字格外顯眼。
據坊間傳言weibo這個域名是後來新浪花了800萬從一個名叫張偉波的人手中買的,原本這哥們是為了把這個域名當成自己的個人網站來用,結果接到了新浪打來的電話。
當時新浪給了他倆小時時間考慮,只接受一次報價,絕不還價,最後這哥們一咬牙報800萬,新浪二話沒說直接同意。
誰也沒想到後來微博發展迅猛,騰訊、搜狐、網易等巨頭也紛紛推出自家微博,如果放在這時候這傢伙放出訊息出售這個域名,兩三千萬都能被人搶破頭,很有可能就不是現如今的新浪微博而是騰訊微博了。
其實微博的原型是對幾年前推特的效仿。
而且作為第一家上線微博的企業,新浪也不是第一個效仿者。
早在2007年起,國內許多創業者注意到了推特的崛起,華夏“微”部落格業務也浮出水面。
從07年到09年間,出現包括王興的飯否、嘀咕、嘰歪、做啥等一系列產品,但都因為內容尺度無法管控導致無一成功。
後來還有從盛大出走的許朝軍,當時傳言陳天橋看到米聊和微信的出現,打算讓許朝軍做移動通訊APP,結果這小子出走同時還帶走一幫移動開發的技術,去跟風成立輕部落格網站,點點網。
否則憑藉盛大昔日豪強的底蘊,移動通訊戰場從雙雄之戰演變成三國爭霸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但新浪微博不一樣,因為他在部落格時代就有充足的鋪墊,透過發起名人效應帶動部落格影響力的做法,建立自身護城河。
當時以韓寒、徐靜蕾為代表的一大批名人及專業人士相繼在新浪開部落格,開創了入口網站向使用者生成內容(UGC)轉型的先河。
而現在到了新浪微博收菜的時候了,去年8月新浪微博開始內測,同時發動所有資源去“拉客”,找尋那些具有影響力、樂於表達的群體,明星和名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到了現如今,大半年過去,新浪微博的影響力初顯。
其他幾家才剛反應過來,但大勢已去,拉人的時機已經徹底過去了。
陳默查了查,網易微博1月7日剛開啟內測、搜狐微博則是這個月7號才上線,而騰訊微博也發了新聞,明天也就是5月1日開放使用者邀請註冊。
屬於三打一。
那邊團購大戰已然開打,這邊微博之爭即將開場,著實有種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