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好了嗎?”
“已經準備妥當!”
聽到汐溪湖的回答,趙猛點了點頭,當即盤坐下來繼續感悟著金丹期狀態。
此時趙猛丹田記憶體在一層薄薄的霧氣,而在這霧氣的中央漂浮著一顆暗紅色的光球,
光球上似有粘稠的東西流動著,形成一片片奇特的湍流,這些湍流相互交融觸發出獨特的流場。
有的流場向裡交融,帶走熱量,讓這暗紅色的光球上出現黑子。
有的流場則向外激發,出現耀眼的光斑。
在光斑與黑子之間,因為能量梯度的原因,迸發出一道像是耳朵一樣的能量橋,
這座橋隨光斑和黑子的運動,或擠壓或拉伸,
一些能量橋,在擠壓到一定極限後,頓時碎裂開來。
大量的能量隨著彎曲破碎的方向,噴射而出,進入趙猛的身體裡。
感受到這一幕的趙猛,微微的嘆息一聲:
“果然是這樣的!”
“這個世界的修行就是衝著恆星而去的。”
“可這個世界的生物為何能承擔這樣的結構?”
這個問題讓趙猛產生了很大的問題,
“恆星似乎是核聚變!”
“我記得前世,人類的科研技術,一直沒能突破核聚變。”
“而我竟然達成這種成就,憑藉肉身便約束了一個這樣的存在,真是奇特!”
在感嘆之餘,趙猛也有些疑惑,
他並不知道核聚變的具體原理,只是穿越前看過一些科普影片,
核聚變需要在溫度和壓力兩個方面達標,溫度方面人類已經有了眉目,
唯有壓力,人類至今還沒有找到合適且用於壓住可控核聚變的材料。
這也是前世那位要去火星的人類之光,很少去觸碰核聚變的原因之一。
材料涉及基礎物理和量子物理,需要人類在物理上再進一步才能看到可控聚變的希望。
“而這個世界的生物,竟然用身體便能做到這一步?”
“真是神奇。”
“也許是規則的不同吧!”
趙猛在閱讀天文科普書籍時,曾瞭解到一些猜想,一些人認為宇宙誕生之初,正反物質必定是不均等的。
若是正反物質均等,那物質相互湮滅,也不會誕生出實際的世界,
若是正物質多,那便只會留下正物質的世界,若是反物質多,則有可能存在反物質世界。
而在其中,正反物質的比例又會導致許多情況,
如:正物質比物質多多少?會湮滅出多少東西?由此可能產生的暗物質或者暗能量,對一個宇宙的基本物理規律施加怎樣的影響?
種種情況,難以推測。
“她們要來了!”
汐溪湖的提醒,打斷了趙猛對於世界本質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