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講經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弟子感受到了心境的變化,葉清寧專注聆聽,試圖將每一個字句都銘刻在心。
也嘗試著將空妄大師口中的每一個經文都細細品味,希望能從中尋得一絲明悟。
最後一日,時間的流逝似乎變得異常緩慢,經文的每一個音節都如同大道之音,在葉清寧腦海中迴盪。
突然間,有靈光一閃而過,葉清寧竟捕捉到了一絲經文背後的深意。
那是一種對大道以及萬物本質的深刻理解,讓她豁然開朗,彷彿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在空妄大師悠揚的誦經聲中,葉清寧的心神愈發沉澱,卻又如同輕羽般飄渺,整個人陷入了一種玄之又玄的狀態。
每一次呼吸都與好似能與天地共鳴,深刻的感受著天地間的浩然之氣。
也清楚的察覺到自己的神魂不受控制的飄出了體外,還悠然地進入了到了一個玄奧莫測的空間之中。
像是跨越了歷史的長河,穿過了星辰的軌跡,進入到了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寺院。
古佛寺被翠綠的竹林環繞,耳邊是悠遠的鐘鳴和悠揚的誦經聲,寺內一位身著古樸袈裟的高僧正靜靜地凝視著她。
高僧面容慈祥,眼神深邃,彷彿能洞察世間萬物之根本。
葉清寧下意識的雙手合十行禮,之後才發現眼前的高僧是以靈魂體的形態存在於此。
心中猜測這應是某位得道高僧圓寂或飛昇時留在此地的殘魂,又或她遇到了修行至極高境界,靈魂超脫肉體的束縛,神遊物外的高僧。
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敬畏,再次深深鞠躬,無比的虔誠道:“拜見大師,弟子葉清寧偶入此地,得見大師法相,實乃三生有幸。”
高僧微微一笑,笑容如春風拂面,又似能包容世間一切塵埃。
“葉施主不必多禮,你心向大道,已得入門之徑,也是與貧僧有緣,方能在此虛無之境相遇。”
“貧僧法號弘印,雖已超脫肉身,但心繫佛法,願渡有緣人,故留有一縷神魂駐留此片虛空,葉施主既入此境,便是貧僧所等之有緣人。”
葉清寧未曾料到自己會有此奇遇,平復內心的波瀾,恭敬地問道:“弘印大師,弟子愚昧,修行尚淺,對大道之理解多有困惑,懇請大師指點迷津。”
弘印大師輕輕點頭,聲音溫和而充滿智慧:“修行之路,千條萬緒,終歸一心,修行不僅是修煉肉身與法力,更是修煉心性與智慧。”
“心若明鏡,方能照見萬物本質,心若止水,方能抵禦外界誘惑,觀照自心,保持清淨無染,不為外物所動,不為情所擾,方能真正領悟大道真諦。”
“葉施主心性純良、悟性亦佳,需持之以恆,方能成就大道。”
葉清寧心中豁然開朗,再次躬身行禮:“大師教誨,弟子銘記於心,定當謹遵教誨,努力修行!”
弘印大師微微一笑,留於此間的靈魂一閃而至,緩緩伸出食指,點向葉清寧的額頭。
葉清寧一愣,隨即就看到一道柔和的光芒自弘印大師的指尖流淌而出。
剎那間,彷彿有股溫暖的力量從她的額頭滲入識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