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重獲自由,夜瑤趕忙將乾坤鈴再度封印。望著逐漸平靜的枝蔓,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她的靈力完全封閉,孟戌安又是一個凡人,觸動栤蕶蔓的必定是乾坤鈴。
方才實在太大意了!忘記了“清音咒”只能隔絕聲音,卻不能阻隔仙家法器上的仙靈。
虧得只是遇到栤蕶蔓,雖說難纏了點,好歹它不吃人……
頂上光束光芒漸弱,沒有靈力加持的符咒能維持這麼久已是不易,全是她過往刻苦用功的成果。
師尊曾經說過,天階的師兄師姐中資質最好的施用符咒也不過如此了。
沒工夫得意,她趕忙疊加上一道“凝光訣”,照的洞內更加亮堂。
做完這一切,夜瑤方才想起身邊還有一個人。
悄悄咪咪看過去,只見對方正審視著自己。
“你是修道之人?”孟戌安滿眼懷疑。
太子果真招了術士入宮……
他的膽子也太大了!
父皇發病之初,御醫們束手無策之時,太子便覺得父皇病的有蹊蹺,諫言召江湖中的得道之士入宮處置。對此,大夏國師、混元宗宗主呂歸一不以為然。他認為天下道宗正統歸於其門下,民間術士多為招搖撞騙之徒,召入宮中不僅有傷大雅,還可能引起民間的謠言,讓天下百姓以為天子身邊有妖孽作祟,是因為君德不彰、有失仁義的緣故。
國師由嫻貴妃的母族齊氏舉薦入朝,從來與皇后、太子一黨水火不容,免不得藉此機會大做文章,屢屢進言向父皇謹言,求請廢除國教,允他離朝歸隱山林。
父皇常年服用國師所煉的金丹,對他甚為倚重和信任,因此不僅否決了太子的建議,還責備他無事生非。
舅舅抓住機會,聯合外祖的門生故吏上表諫言,認為東宮太子不夠穩重,不足以代天子處理政務。
奈何父皇寵愛太子,並未對他過多懲罰,只是下詔訓誡一番,仍讓他全權處理朝政。
為此,滿朝文武頗有非議。
太子處理政務,只循舊例,不知變通,一味求穩,不問百姓的疾苦。就連一向仁厚的三哥,也私下與他發過牢騷,認為太子沒有天子的才德。
半個月前,月一個圓之夜,尚膳監十三名醫女一夜之間全部暴斃。無疑助長了妖邪之說,使得宮中人心惶惶。
這一回,皇后那邊卻沒發出任何聲音。
既然醫女夜瑤是修道之人,那一切便說得通了。
他還以為太子一黨妥協了,沒想到他們是在暗度陳倉!
……
(抱歉,前三章有一點點改動。稍微影響人物關係,在意的朋友請重新整理重讀。很抱歉,後面一定注意!)
“太子召你入宮做什麼?”
孟戌安問的直接,絲毫沒有轉還的餘地。
到了這個份上,夜瑤唯有老實答道:“我的確是修道之人。太子殿下召我等進宮,是為了查驗一件事情。目前,雖然不清楚作祟的到底是什麼,但我很確定,宮中一定藏有妖魔!”
“妖魔?!”
孟戌安蹙起了眉頭,“你們這些方士,可惡至極!總用自己所相信的那些虛無的東西招搖撞騙、草菅人命!”
不知他為何對修道之人如此牴觸,夜瑤想要解釋也無從說起。
“殿下不相信有妖魔?”她試探著問。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平生從未見過,叫我如何相信?”孟戌安冷著臉道。
夜瑤十分詫異,“當年大夏高祖皇帝,腳踏雷霆車,手持軒轅劍,斬妖除魔的豐功偉績世代傳唱。你是高祖陛下的子孫,卻不信有妖魔的存在?!”
六界立約之後,人族得到了特殊的保護。日子安逸久了,他們便慢慢了淡忘先祖那段可歌可泣的傳奇,甚至把它當成了傳說。
百姓如此,大夏皇子竟也這般。
實在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