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和尚是魔,而林溪卻是佛。
林溪沒有被此刻,這和尚的狂態所迷惑。
血海是假的,那腦海中的倩影,也只是一時的。
若是林溪順勢蠱惑,令這和尚順勢而為,暢快由心。
那麼和尚似乎入了魔,但是當他得到了這一切後,漸漸的又會頓悟過來,掙脫枷鎖,反而困住林溪。
所以林溪眉目更善,語氣深長道:“佛陀弟子阿難在出家之前,在道上遇一少女,從此愛慕難捨。”
“佛祖問他:你有多喜歡這少女?”
現實中,睜開雙眼的和尚,站在屍山之上,從古松之下,抱起了一名女子。
那女子正是他意識中所倒映女子的摸樣。
抱著那女子,和尚臉上露出了微笑,將之前的狠戾與狂態,盡數收斂,彷彿已經消失,嘴裡還唸唸有詞,正與意識空間中,林溪的對白重疊:“我願化作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但求這少女從橋上走過。”
林溪沒有佔據和尚的靈魂。
他只是寄宿在了和尚的意識之中,與和尚共用一個身體,宛如一人···一體兩面。
當然,和尚的許多訊息還有記憶,也都共享給了林溪,讓林溪知道了前因後果。
和尚法號須彌。
相傳在西方極樂世界,有須彌之山,乃是積善、妙高之山。
單從此等法號,便可知道這和尚,在其師門長輩心中是何等地位。
須彌確實有這個資格。
他出身雷州大彌陀寺,乃是菩提院前首座妙空神僧的關門弟子。
不過十八歲,便已經熟讀寺中佛經,並且精通佛理,修出了一顆八寶琉璃舍利,有了八寶琉璃之身,妖邪難侵。
三個月前,他奉師命下山行走,見證紅塵,先拿起,再放下。
意外的結實了一位少女,卻被這少女,捲入了一場殺戮浩劫之中,於白雲峰上少女為救他,身受重傷,幾乎垂死。
須彌和尚狂性大發,不再守戒,以大彌陀寺的彌陀掌,將來追殺少女的百位修士,全都擊殺在白雲峰上,由此入魔。
此魔由心而起,破戒而生。
源於情yu,長於殺戮。
須彌和尚曾經想要以佛法渡化少女,引導少女向善。
少女確實為了心中所愛,改變了自己。
但是那些想要殺少女的人,卻聽不進須彌和尚的滿口道德慈悲。
所以須彌和尚開始懷疑,懷疑究竟這佛法是害人了人,還是救了人。
他苦求佛祖,佛祖不渡心中所愛。
便向魔求援,求魔···幫他渡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