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的承天帝立刻又生起了新的希望,他顧不得自己龍體欠安,猛的站起來,起得急,差點厥過去,好在陸信扶住了,他緩了許久,才緩過來,“呈上來!”
林見深親自帶著國策走上去,放在他伸出來的手上。
看到熟悉的字,承天帝彷彿頭也不疼了,激動得看起來,一面看,一面點頭,“好,好,好。”
臣工們心裡很不是滋味,自己跟皇帝在宣政殿商議了幾個通宵,也沒見他如此激動!
“陛下,不知陳公定了何策?”有老臣忍不住問。
承天帝在這一刻,臉上煥上笑顏,憔悴虛弱的樣子也褪去,整個人精神了許多,“陳謙在離國大兵壓境一事上主張與郕王合力,一致對外,郕王雖大逆不道,卻到底是林家後人,他不能背棄祖宗,不能聯合外人跟朕過不去,諸位愛卿以為呢?”
“陛下,郕王叛逆,絕不可姑息啊!”有大臣立刻便揚聲反對,“陳公這是姑息郕王!承認逆王正統地位!陛下,臣反對。”
隨著老臣出言反對,其他人交換了個眼神,也站出來揚聲道:“臣附和。”
承天帝雖然也覺得陳謙此舉有給逆王臉的意思,但離國大兵壓境,他兵力不足,根本對抗不了,郕王在南方,而他在北方,首當其衝。
若能跟郕王的人聯手,先把離國打服氣,然後再轉手對付郕王,更保險。
“朕覺得沒什麼不妥。”他不高興的道,“逆王手裡的軍隊,是朕的,朕讓自己的軍隊出征有什麼不妥?”
“陛下,恐怕逆王不同意啊。”
這倒是個問題,承天帝又看了眼陳謙的定國策,放心道:“陳愛卿以為,逆王與朕同宗,他沒有理由不同意,若不同意,便是背棄祖宗,是不孝,置黎民百姓於水深火熱。”
“這……”臣工們還是有些不相信。
“父皇,兒臣以為,只要檄文寫得好,逆王不敢不從。”林見深揚聲道。
檄文這種東西,寫得好,可當千軍萬馬。
頓時,眾臣面面相覷,他們都是經過科考選拔而來,做文章是不在話下的,但若想要寫出足以當做千軍萬馬的檄文,不光是要文章做得好,還要找到那個支點,點找對了,立得住,才能有奇效。
不過現在支點很明確,那就是逆王也姓林,若吃裡扒外,幫著外人,亦或是眼睜睜的看著離國入侵而無動於衷,他肯定會丟失許多民心。
“就這麼半,諸位愛卿,先把檄文寫出來,我們再共商後事。”承天帝當即便定了。
“是。”眾臣也想不出什麼更好的辦法,只得聽命下去先寫檄文。
“退下吧。”承天帝擺擺手。
眾臣高聲喊告退,片刻間,陸陸續續都走了,只有林見深還站在旁邊。
承天帝靠在龍椅上,長嘆一聲,“深兒,燕愛卿和西陳輕甲還是不肯官復原職,你老師可有給你出謀劃策?”他現在很欣慰,陳謙雖然沒有回朝,卻願意給出定國策,便抱了許多希望。
林見深上前扶著父親,“父皇,先回後宮吧,燕大人和陳大人,兒臣會想辦法,好在二位老大人還在京城,沒有外出遊歷。”
“是啊,兒啊,你的幾個弟弟都還小,父皇也只能靠你了,你要爭氣啊。”他拍拍林見深手臂,“這個江山,將來父皇是要給你的。”
林見深聞言心情更加複雜了,前世他接手時,江山由中興急轉直下,差點民不聊生,這一世接手時,江山直接千倉百孔。
或許,他這個父親,確實不適合做皇帝。
可,若讓郕王做了皇帝,他可能就要死,就算不死,也會被囚禁,過著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
罷了,郕王就算再有謀略,他也只能與他鬥到底了。
“父皇,說什麼傻話?等您龍體康泰了,還要主持大局。”電光火石之間,他想到很多,不過多年以來的敏銳,讓他不至於發呆。
承天帝笑了笑,“如今朝局動盪,需穩定人心,早定國本,朕已經寫好了旨意,明日便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立你為太子,你以太子的身份去請燕愛卿和西陳卿家回朝,你老師的定國策,也由你出面頒佈,兒啊,做皇帝,切記優柔寡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