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在1982有個家> 番外5:海福縣水產技校開學了(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番外5:海福縣水產技校開學了(上) (2 / 2)

他向王憶介紹,自己是中專畢業,然後在1965年8月畢業後被分配在水產技術學校。

當時學校就已經從漁業中學改名了,“最早的時候只有兩個班級,附設在咱們縣中學內,60年正式獨立建校。”

姚進步掏出照片給王憶看。

照片中是一排老房子,校門口站著幾位教師,其中姚進步在最邊緣的位置。

他感慨道:“那時候我真年輕,才18歲,剛成年,然後拿著教鞭踏上了講臺。”

“我還記得那時候校長是林立峰同志,他是從翁洲調來專家,我和姚錦文、滬都師專畢業生王順德、林立峰、鄭洪章,都分配在這個學校任教師。”

“看看這個學校,哈哈,這校址是原來縣碼頭職工宿舍的老房子,用作教室和教師辦公室。教師和學生宿舍在旁邊的一排平房裡,一共才三班。”

王憶說道:“那現在咱們的水產技校復學的還不錯,一開始就有四個班級呢。”

姚進步真心實意的說道:“這得感謝您和王隊長對我們工作的支援呀,不是你們生產隊有五十多名男女青年加入學校做學生,那我們學校哪能有這樣的規模?”

天涯島這邊對水產技校的支援力度確實很大。

現在水產技校招收的是小學畢業生,大都是漁民的子女,屬農村戶口,因為社會上的招工就業沒有他們的份,所以稍微條件好點的人家就不願意送孩子來水產技校唸書。

但是從課程上來說,水產技校就跟普通初中差不多,一年級設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課。

專業課程是在二年級分班後加入,如:水產養殖、漁業常識、漁業氣象、捕撈知識、船用柴油機維修等等。

這些雖然都是初級的技能,可是非常接近實際,很實用。

王憶便打起了官腔,以很是符合身份的話說道:“姚老師不必過於客氣,我們生產隊將學生送入你們學校也是為了他們的未來著想。”

“歷史可以證明,為廣大漁民子弟提供水產技校這樣的一個平臺,不但可以讓他們學到文化知識、勞動技能,而且還能鍛鍊他們的思想品德。”

“我相信,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他們以後多數將會成了我縣的漁業骨幹,甚至他們足夠努力的話,還有機會成為市縣級的領導呢。”

姚進步連連說是,實際上心裡不以為然。

哪有這樣的好事?

在水產技校上班的泥腿子以後還能進入體系裡當幹部?我們這些正經的中專畢業生都沒有這樣的好機會呢!

現在絕大多數的人看不到改革開放所代表的機遇、所蘊含的能量。

中華民族將進入經濟上的蓬勃發展期,對人才的需求量將是前所未有的大!

一艘艘船來到天涯島,一名名穿著簡樸、打扮土氣的學生們站上碼頭。

他們就是水產技校的第一批學生了。

此時他們有些茫然又有些畏畏縮縮,陪同他們來上學的家長們則滿懷期待。

家裡畢竟供上了一個學生,而且是來天涯島的王家生產隊地頭上來唸書,跟王家的孩子能成為同學,以後多多少少是能沾光的!

看到學生在家長帶領下到來,水產技校的教師們開始忙活起來。

學校正式開學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