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張晗坤的想法,楊晨當然是不知道的,不過就算知道了也只能夠說一句你想多了。
4000萬美元,當然這是整個遊戲的製作預算,怎麼可能會是《魔獸爭霸》中拍攝的費用呢?
裝置、演員的薪資,包括整個團隊的薪資,還有後續後期的製作等等,也就只佔總製作成本的八分之一的成本左右。
不過對於遊戲行業這一塊不太瞭解的張晗坤,顯然是認為他拍攝的東西,在進行後續CG製作的時候成本是大頭。
畢竟不見歐美那邊的好萊塢製作,一個兩三億成本的大片,光是後期特效方面就要佔據總成本的三分之二?
帶著這樣的一種心態,張晗坤整個人都要比之前認真的多了。
他參與的是4000萬美元的大製作啊!
不過對於張晗坤這種心態上的變化,楊晨跟王亞梁是不知道的了,因為在《魔獸爭霸》這邊的動捕工作室專案組待了一段時間,兩個人就回到工作室裡面去了。
畢竟其他它方面還有挺多事情要楊晨他們兩個忙的,而且拍攝的鏡頭還要後續進行製作的,現在只是開了一個頭呢。
伴隨著時間的流逝,網上關於《命魂》還有《大秦》這兩款遊戲的熱度都是慢慢降下去了,畢竟這兩款遊戲是作為純粹單機遊戲的。
在玩家們打通了劇情之後,除非是比較喜歡這款遊戲,又或者遊戲裡面的收集要素,跟養成要素,以及支線任務系統做的比較出色,否則基本上一款3A大作最輝煌的生命週期也就是它發售的前一個月內。
再優秀的作品也沒有辦法逃脫這樣的一個定律,除非在其遊戲裡面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多人模式。
如同《上古卷軸:天際》拋開多人模式,雖然各種什麼‘愛的天際MOD’‘人生奴役MOD’如今在玩家們的網盤裡面廣為流傳,可真要說線上人數里面超過八成都是玩的多人模式。
單人模式的玩家,可謂是非常非常的稀少,因為裡面的所有元素他們都已經玩膩了,而這種什麼實驗室不可名狀的MOD,看上去很有誘惑力,但玩家們更多的只是玩一個集郵,玩一個新奇。
真要說實用性的話,應該沒有人會玩著實驗室打手衝吧,上個官博看看coser小姐姐,又或者去直播平臺的顏值區逛一圈實用性都要比這個強,當然前提是在你欣賞的時候別發生坦克車碰撞事故。
隨著網龍跟嘉盛兩款遊戲的熱度慢慢下降,倒是讓林佳一他們代工的《刺客信條》訊息倒是層出不窮,關於《刺客信條》的運營,雖然星雲遊戲沒有批下去多少經費,畢竟現在還沒有到宣傳熱度的時候。
不過倒是還被市場部那邊搞出了一些花樣,只不過這個花樣不怎麼好看。
大概是想要學習他們所敬愛的楊總跟徐總的操作方法,他們開始了所謂的‘內部訊息洩露’以及‘最新內容曝光’。
然後在論壇上面曝光的時候,他們的工作人員忘記換賬號了,出現了這樣尷尬的情景。
“驚爆!星雲遊戲最細力作《刺客信條》竟然是這樣的一款遊戲!”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的內容。
然後接下來就是用純路人的賬號來進行頂帖,而且還要是那種很懷疑,最好帶一點個人主觀意識比較強烈的語句這樣才能炒起話題。
可惜他們忘記換賬號了,上面剛剛自己爆了料,下面自己就開水罵自己,演的一手‘好’雙簧。
雖然第一時間進行了刪帖,但還是被網友給記下來了,然後順手一搜尋賬號以前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