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王》跟《精靈寶可夢》在玩法設定上面,雖然可圈可點但並沒有特別的突破,真正讓楊晨覺得厲害的那就是這兩款遊戲對於IP的運營。
劇情以及任務的設計,可以說《遊戲王》又或者《精靈寶可夢》並不是那種一件就能夠讓人感覺到無比驚豔的存在。
但卻絕對不是讓人感覺到枯燥無味的那一種。
萌,可愛、酷……一個個關鍵詞被楊晨寫入《遊戲王》跟《精靈寶可夢》的GDD文件裡面。
對於兩款遊戲楊晨有著非常明確的認識,《遊戲王》的目標群體定位是15歲以上的群體,不僅僅是遊戲玩家的群體。
而《精靈寶可夢》則是屬於全年齡的那一種。
同樣因為不同群體的瞄準不同,主要的人設跟產品風格也是完全不同的走向。
其中《遊戲王》要讓人感覺到炫酷,卡牌具象化的炫酷怪獸,以及足夠帥氣的人設。
而《精靈寶可夢》則就是要抓住一個字——萌。
萌即是正義,萌即是真理,卡通向全年齡都能夠接受的風格。
故事上兩款遊戲的表現也將會是完全不同,跟《生化危機》這種型別的遊戲不同,考慮到大範圍的推廣,以及使用者群體有未成年人的可能。
《精靈寶可夢》的劇情更加的簡單,以及充滿勵志一些,血腥絕對是跟其無緣,而主要的故事也圍繞的是堅持努力、友情羈絆等絕對王道的劇情。
你可以說有些老套了,但卻不得不承認,既然定位瞄準的不單單是大人,那你就不能夠讓遊戲中夾雜一些三觀不正的東西,大多數能夠成為主流文化的IP系列,絕對都是這種三觀很正的劇情,尤其是這種全齡向的作品。
至於《遊戲王》,顯然就可以稍微放飛一些了,比如為了可以讓劇情更加的精彩曲折一些,什麼陰謀算計都可以酌情適當的加入。
“不過真要推廣的話,這絕對不是一點錢就能夠搞定的啊。”看著面前的兩個未完善的GDD文件,楊晨不由得發出一聲感慨。
VR跟AR結合的線下場館,不說全國各地,但至少主流的一線跟準一線城市肯定是要鋪開的。
並且VR裝置方面,同樣也需要專門聯絡廠商進行製作。
再加上TV動畫跟漫畫這些聯動推廣,真不是那麼簡單的。
雖然也可以先進行PC平臺跟移動平臺的鋪墊,線下VR跟AR模式慢慢展開,但還是那一句話楊晨在防著三大等有足夠資金的老牌廠商。
…………
不過關於《遊戲王》跟《精靈寶可夢》佈局的事情也沒有困擾楊晨太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