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badboy17則是建議艾登皮爾斯駭入當地的ctos中心,以便找到真正的恐嚇者。
玩到現在,老陳對於遊戲的一個玩法基本上已經有了個譜了。
跟《GTA》的玩法模式有一點像,但卻又並非是一樣的,例如遊戲裡面的劇情都是類似線性式的推動,任務目標都是分佈在城市的各處。
玩家需要駕駛汽車前往城市的各處,進行任務劇情的推進,同時也是探索遊戲未知的內容跟地圖。
這種探索的模式,大多數開放世界遊戲都是這樣的一個模式,並沒有太大的新奇。
真正讓老陳感到有趣的地方,那就是遊戲裡配合著的駭客能力了。
如果艾登皮爾斯沒有這個駭客能力的話,那老陳感覺這遊戲也就是一個《GTA》的翻版而已,最多畫風偏向於寫實一些,遊戲裡的艾登皮爾斯要比富蘭克林跟老麥帥一點。
但配合上艾登皮爾斯的駭客能力,給他的感覺就完全不同了。
透過手中的智慧手機,入侵所有的電子裝置,這感覺簡直是賊棒。
不過跟《GTA》有一點不同的地方,那就是這款遊戲裡面艾登皮爾斯的故事了。
如在《GTA》裡面玩家扮演的富蘭克林還有麥克,實際上大多數的劇情都是被動的,而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在《GTA》裡面更多的是看著主角的日常。
當然相比於一般人,偷車跟幫派火拼、當狗仔拍攝明星、當殺手暗殺商業競爭對手,《GTA》裡主角的日常的確有那麼一點豐富多彩了。
但本身在《GTA》中的劇情任務還是非常輕鬆的,而在《看門狗》裡面這種節奏倒是完全不一樣了。
沒有涉及到劇情任務的時候,艾登皮爾斯能夠閒逛在芝加哥里面,偶爾扮演著私法制裁者的角色。
而一旦回到主線劇情上面,整個遊戲的節奏就突然變得緊湊起來了。
不過老陳倒是對於這種緊湊的劇情節奏挺有代入的,畢竟遊戲的主線可是找到殺害自己家人的兇手,這種緊湊的節奏反而讓老陳感覺到更具有沉浸代入感了。
另一點讓老陳感興趣的地方,就是遊戲裡面的背景了。
儘管一開始遊戲開頭的部分已經介紹了一部分關於遊戲裡的背景了,但伴隨著劇情的推進,整個城市被一臺名叫CtOS的系統所管理和監控,它控制著這座城市的幾乎所有電子網路技術和公共設施交通系統,包括紅綠燈,路障,橋樑,攝像頭,車庫門,吊機,自動販賣機,保險盒,蒸汽管道,地下管道,手機,電腦,ATM機,列車等。
而每個市民的資料與資訊,甚至透過對不同通話記錄都被收錄在其中。
這不由得讓老陳聯想到了現實,就不談國外曾被爆出了轟動一時的稜鏡計劃,似乎跟《看門狗》裡面的ctos系統有異曲同工之處。
光是國內為了所謂享受更好的方便,而被收集的大資料跟個人資訊的暴露,實際上也有過之無不及了。
隨便一款APP,都需要獲得各種各樣的許可權,不給許可權就不給使用。
隔三差五就有人打電話來問自己對商鋪、別墅有沒有興趣。
有沒有興趣?當然有興趣啊!
但他缺的是興趣麼?他缺的是錢啊!
“這就是資本嗎?”看著遊戲裡面的芝加哥城市,老陳不由得發出了一聲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