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並不是說劇情不重要,只不過《看門狗》跟《最後生還者》這種線***不一樣,作為開放世界的遊戲。
整個世界的生態玩法,可以說算時非常核心的一個點了。
而且相比於在PC平臺上面製作出駭客入侵的一種效果,VR平臺上面如何讓玩家更能夠感覺到那種酷炫的效果,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
單純給玩家一個手機,然後顯示進度條,等進度條滿了,那就代表成功黑入了。
這有一點太過於平淡了。
而攝像頭的視角轉換,作為VR模式下,肯定也不能夠如同PC平臺上面那樣。
否則,其他的東西楊晨不知道,但能夠唯一能知道的地方,那就是肯定會有玩家在玩過《看門狗》後直奔廁所扶著馬桶因為眩暈帶來的噁心而嘔吐。
利用手機黑入攝像頭與各個系統,類似使用攝像頭確認尋找目標,可以將其視角放在手機上呈現出來,充當子視角的螢幕,這樣一來也能夠增加玩家的沉浸代入感。
………………
《看門狗》的開發進度有條不紊,不過距離上線還需要有一段時間。
畢竟作為開放世界類的遊戲,儘管大量的素材,都可以透過星雲遊戲內部的素材庫重複使用。
但畢竟這也是星雲遊戲第一款VR平臺下的開放世界遊戲,同時特殊的駭客玩法,也需要更仔細的打磨一下。
楊晨也並不希望如同夢境記憶中的《看門狗》一樣,等到真正上線的時候讓玩家感到失望,然後被戴上一個縮水狗的名頭。
………………
而在《看門狗》進行開發的時候,讓不少玩家感覺到意外的地方,那就是網龍的動靜有一點大啊。
從第一個宣傳片開始,再到後續專案名稱《廢土》的正式公佈。
原畫、實機測試、宣傳資料,越來越多的內容被公佈了出來。
所有的一切訊息都在告訴玩家們一個訊息。
他們的遊戲,來了!
而另一面星雲遊戲則是慢吞吞的始終沒什麼動作,儘管楊晨也在自己的官博上放出了不少訊息。
但通篇就只有一個思想:別急,已經在做了。
儘管不少玩家一直戲稱星雲遊戲是畫餅老師傅,別問遊戲什麼時候出,只要問就是在做了。
但實際上星雲遊戲的效率與速度,可以說是十分之高了。
縱觀之前的諸多遊戲,星雲遊戲總是能夠搶著在其他廠商發售遊戲之前,先行一步上線。
雖說這跟自己一拳一腳打出來的名氣有關,但這速度也不是吹的。
現在,怎麼感覺雙方換了個邊一樣?
網龍這遊戲訊息層出不窮,甚至連上線時間都已經確認了。
怎麼星雲遊戲這邊還慢吞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