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次日午時,這場由應龍軍主導的越族廝殺完全失控了,從一場莫名其妙的誤會演變成了三大宗族,兩股勢力三萬士卒的大決戰。
當這場廝殺進行到第三天時,韓川率眾出了武夷山。
因為駐守關隘的大部分農姓宗族士卒投入到了與其他兩個宗族的戰鬥中,所以韓川輕鬆地拿下了武夷山下的這處關隘。
拿下關隘後,韓川立即派人將這一訊息送到了扶蘇處。
扶蘇聞訊後派遣剩下的虎賁軍從秘道前往韓川處,幫助韓川據守武夷山下的這處關隘。
等扶蘇派遣的虎賁軍到達韓川奪取的這處關隘後,韓川便將五萬虎賁軍分成了兩部分,兩萬虎賁軍留下來駐守關隘,韓川則率領三萬虎賁軍與三千應龍軍沿著一條從閩中郡向南海郡的道路衝殺了出去,試圖為扶蘇大軍開闢出一條進入閩中郡的大道。
武夷山秘道,適宜小股人馬滲透,並不適合大軍攻入。
因為大軍進攻,不但要考慮進攻,還要考慮到緊急情況下的撤退,而十幾萬大軍在危急時刻從武夷山秘道撤退是根本不可能的,況且扶蘇也不敢冒險讓十二萬大軍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貿然從武夷山小道進入閩中郡。
扶蘇用兵,一直都在遵循兩個原則:其一就是能用錢解決的絕不會拿士卒的命去換,比如當初收買趙始身邊的一眾幕僚;其二就是不會去打沒有把握的仗,比如征伐匈奴時,直到月氏將匈奴消耗的差不多時才出兵河西。
十天時間,韓川率領虎賁軍與應龍軍一路斬關奪隘,接連攻破了南越軍的三道關隘。
這一日,韓川率軍來到了閩中郡外圍最後一處關隘處,只要攻破這處關隘,就能迎接扶蘇大軍進入閩中郡了。
由於之前幾處關隘的逃兵將韓川的訊息帶到了這處關隘,所以這處關隘提前做好了抵禦韓川大軍的準備,守關將領帶領士卒加固了關隘的防守,並且做好了備戰準備。
看著眼前防守嚴密的關隘,韓川感覺有些頭大,眼看著就要與關外的扶蘇大軍會合了,不想卻碰到了如此難以攻克的關隘。
因為韓川每攻克一個關隘都要留下五千人把守,三個關隘,足足拉下了一萬五千士卒,況且因為韓川害怕南越軍切斷糧道,因此派出了五千人出武夷山秘道去運糧,所以到眼前的這處關隘時,韓川手上只剩下一萬虎賁軍和三千應龍軍了。
就在韓川將營寨安置在距這處關隘五里之外的一處高地上時,無數的黑雲翻滾著彙集到了韓川頭頂,接下來幾天,瓢潑大雨斷斷續續地下個不停。
連續兩天時間,韓川都在冒著大雨圍繞這處關隘轉悠,試圖尋找破關的方法,無奈眼前的關隘防守嚴密,韓川一時間也找不到破關的方法。
這一日,韓川回到了營寨,而大雨還在斷斷續續地下著。
“韓將軍,這南越的雨真是厲害,這都幾天了,還下個不停,再下我們都快要變成魚了。”一名侍衛接過韓川遞過來的蓑衣感慨道。
聽了這位侍衛的話後,韓川突然想到了一點,一把從侍衛手中奪過蓑衣穿了起來,戴上斗笠就衝出了營門,幾名親隨只好冒著大雨追了出去。
整整一日,韓川都在附近的山裡轉悠。
半日之後,韓川在距離南越軍關隘十里處的一處河邊停了下來,繞著河邊轉了幾圈後興奮地大喊道:“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