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原是始皇帝重臣,如今又被扶蘇拔擢為左丞相,對扶蘇那是忠心不二,如今見扶蘇被嬴鉞逼的都要去太廟告罪,甚至還有可能會被先帝的神明降災,一時間憤恨不已,便自然而然地將滿腔怒火轉移到了嬴鉞身上,於是率先開口彈劾嬴鉞。
“臣李斯附議”
“臣下也以為奉常(秦朝官職,負責祭祀與宗室)嬴鉞居心不良,意圖坑害公子,毀我大秦社稷,臣下還請公子誅殺此惡賊。”
……
因為有蒙毅帶頭,大多數朝臣都開口諫言扶蘇,請求誅殺嬴鉞。
看著朝堂上的變故,商山四皓笑看著群臣,沒有做任何表態,但是眼中滿是對扶蘇的讚賞之意。
再看應曜,則是一臉平靜,既沒有喜悅之色,也沒有絲毫不滿。
其實扶蘇早就注意到了群臣,商山四皓以及應曜的表現,只是沒有刻意去理會罷了。對於應曜的反應,扶蘇著實有些好奇,為何此人能如此平靜,實在是匪夷所思。
嬴鉞也沒有想到事情會鬧到如此地步,頓時悔恨不已,這麼多的大臣都在諫言誅殺自己,說不定扶蘇真會拿自己的首級去平息群臣的怒火。
扶蘇打量了嬴鉞一眼,此時這嬴鉞臉上哪裡還有一色血色,蒼白的臉上寫完了悔意,此刻正戰戰兢兢地望著扶蘇。
“列位臣公,我理解你們的心意,全是為了我大秦社稷,扶蘇拜謝了,只是適才奉常所言也是為了不傷先帝之明,還請諸位見諒,若是因一時不察說了不該說的就要誅殺,那今後這朝堂上還有誰敢說話呢?諸位說是不是如此道理。”扶蘇說著一臉誠懇地掃視了群臣一眼。
見扶蘇沒有處置自己的意思,嬴鉞這才從惶恐中回過神來。
“臣嬴鉞拜謝公子不殺之恩”
“八叔,念你也是為了不傷先帝之明,此番就不計較了。”扶蘇故作大度地饒恕了嬴鉞的罪責。
沒有了嬴鉞的阻攔,擴建大秦太學一事順利落地了。
自從應曜與商山四皓歸附扶蘇,並在阿房宮基址上擴建大秦太學的訊息傳到大秦各地後,各地的儒生紛紛拾起已經冰冷的輔政之心,再度捧起了《論語》等書籍,被“焚書坑儒”一事誅殺大秦文脈再度迎來複蘇。
這一日,李斯憂心忡忡地來到上林苑,向扶蘇彙報一件重要的事情。
“稟公子,這儒生們活過來了,可是行伍之人又鬧起來了,各大營均有請命書函,請求公子廢除太學推薦制,老臣以為此事關係我大秦安危,不可大意啊!”
扶蘇早就想到這些行伍之人必定會鬧騰的,畢竟他們從軍打仗就是為了封妻廕子,如今扶蘇弄出個“太學推薦制”,這不明擺著要讓那些儒生們分走原先屬於他們行伍之人的爵位與官職嗎?他們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不鬧騰一番都對不起行伍之人的血性。
武將治國,百姓活的太累;儒生治國,又會讓國家缺乏尚武精神,因此需要平衡好二者的關係,既要讓百姓活的輕鬆一些,還要保持大秦軍隊的戰力,這就讓扶蘇有些難以掌握了,畢竟他也是第一次主宰一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