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肅秦右丞此時心中的黃連湯水何止是一個苦字能夠說清道明!
自受教於英公老相公的諄諄教誨,秦肅自得中進士吏部銓選官職於各地任上兜兜轉轉這二十年來,可謂是兢兢業業小心翼翼謹守自家的本分,為了消弭或可會給秦家帶來災禍的隱憂,一應眷屬幾乎常年留在河東道幷州清源縣老家,即使是來到河南道洛州洛陽縣如此富庶安逸的花花世界任職自也無一例外。
經年累月與一妻二子兩地分別,溫婉賢淑的妻子不但需得打點好闔府裡裡外外的大事小情,照應好秦家上上下下百十口子老小方方面面的生計,還需盡心盡意孝敬侍奉年邁老母的安康起居,起早貪黑忙裡忙外著實不易,每每想及此事秦肅皆是心懷愧疚之意自心底裡萬分感念自家的薛氏夫人。
家中大郎君秦鋒生性沉穩敦厚敏而好學,年方九歲之時便被二弟秦朗接到了京城長安拜師習讀,唯有家中幼子二郎君秦錚生性聰穎跳脫率性無拘無束,自骨子裡像極了當年無法無天的三郎秦霄。
此子不喜經集典籍不習文人技藝,只歡喜讀些史子典籍,終日裡與秦東、秦三一眾族中或是鄉里的娃娃小子上山下水玩耍廝混甚是令其父惦念。
秦肅曾因此事屢屢與薛氏夫人書信,要她代行其父之責嚴厲管教此等令人頭疼不已的頑皮小子,令其修身養性知書達理學有所成,參加科舉將來也好有個不錯的前程。
父愛如山厚重深沉雖不著痕跡然其心自明,此乃人間至情本無可厚非,孰料此事不與自家夫人那些書信還好,通了幾番書信卻是如同捅了馬蜂窩一般麻煩纏身。
數月之間連連四封其意相近的管教約束勸學書信之後,家中老母特意遣人與大郎書信一封,信中歷數痛斥了秦肅在外為官顧不得家中諸事堂前老母雖事出有因,然如此這般逍遙自在卻還不願自家老母怡然弄孫,始終惦念著將老母身邊親近的子孫都教養成知書達理學有所成的明理賢能,而後科舉中第魚躍龍門朝廷授官遠走他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卻把孤苦的老母妻兒留在家中無依無靠,實乃不孝不信不慈不仁之惡人行徑。
家中二郎君秦錚絕不能再像長孫秦鋒那般少小離家,經年累月不能與其祖母見得一面,老母身邊有個跳脫嬉鬧的秦錚自覺才有那般怡孫天倫之樂,若是再多個小大人一般知書達理性情沉穩的夫子娃娃,怎叫老母能忍受得了那樣無趣的憋悶?!
秦錚之事大郎自此休得無事多言,若是再生事端老母定要到你這逆子的任上去走上一遭,尋得爾等的上官請他來斷斷家務之事!
呵呵,老母既已費心過問此事,秦肅自是乖乖洋洋灑灑書信一封向堂前老母請罪問安,然此事之後,嚴厲管教那令人頭疼難耐的頑皮小子秦錚一事自此便無疾而終。
老母與薛氏夫人對此子的嬌愛寵溺,使得秦錚小子越發更是跳脫率性無拘無束得緊,秦肅雖心有所急卻苦於老母有命在先亦是無以為計徒呼荷荷。
此次東都洛陽赴任之行,秦肅與三郎商議再三,還是決定帶上薛氏夫人與幼子秦錚一同前往,家中老母雖堅決不許奈何其乖孫秦錚卻有意見識一番東都洛陽的富庶繁華,於是乎……
此子稍稍動用了些小小伎倆便求得祖母允諾此事,故而得以隨其父、其母與三叔一同前往大唐的東都洛陽。
只是這奸猾小子所使的小小伎倆,卻不得不令如今已然學有所成的大郎君秦鋒放下手中的課業,馬不停蹄自京城長安趕回清源縣老家於祖母膝下侍奉孝敬。
這一路行來,母命在身的秦肅雖非有意嚴格地管教於他,然家主阿爺的威名家法也不得不令機靈油滑的秦錚小子有意收斂自家的嘴臉行徑,相安無事行至洛陽城外的古城集鎮,秦肅本已覺得此子有教心中甚是欣慰,何曾會想到就在東都洛陽城外的日昇酒樓之上,這個無禮失儀的頑童竟然再次跳脫率性恣意妄為,真真是令其父秦肅秦公於眾人面前大大地長了一回老臉。
眼見不能在道長前輩面前勃然發作痛斥於他,胸中怨念從生的秦肅暗自吐納了一口胸中憋悶已久的濁氣,恨恨然想到:早知今日就該把此等逆子留在清源縣老家由他自生自滅算了!
不過怨念歸怨念理智歸理智情感當歸情感。
秦家大郎當機立斷立時便做出了決斷:待到了東都洛陽自家的府邸,便將此子禁足的期限定為一個月足期,不得遷延敷衍行事;自即刻起便為秦錚、秦東、秦三此等頑皮小子請來嚴苛的授課師傅,令三個頑童早日拜師授課,省得此等在老家廝混慣了的傢伙終日裡溜街竄巷惹是生非為不知何時便會給秦家招來禍端。
憂思萬千然則轉瞬即過。
心中極其不情願秦錚、秦東與秦三此等頑童稱呼邋遢道人為道士嗲嗲,雨瑤小娘子方才玉手瑤指秦錚嬌聲呵斥於他,孰料斥責一番非但毫無半點的用處,反倒令此奸猾頑童的氣焰更加囂張跋扈了起來。
眼見著秦錚一副潑皮小無賴的做派,耳聽著秦錚小子挑釁意味十足的連聲叫喊道士嗲嗲,雨瑤小娘子怒火中燒之際,正在暗暗思付如何方能給這潑皮小廝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恰在此時好死不死不死作死的胡杰黑廝連連怪笑聲中竟然竭力誇讚起了奸猾小子。
哼!好你個不知好歹的腌臢黑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