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到了陳登鳴這一層次,修仙界幾乎也少有秘密能將他矇蔽,對於道力,他也早有清晰的理解。
諸如合道道力,道尊道力,各類仙道傳承的道力,其實是存在區別的。
但拋開各道道意的不同,道力追溯其本源,其實力量的本質是基本一致的,都是最接近大道本源的力量。
那股本源之力,就被稱為仙力。
惟一不同的是,合道道力乃初成之道的道力,道尊道力乃圓滿之道的道力。
唯有圓滿的道力,完成極致的昇華和突破後,方可誕生仙力。
根據曲神宗的描述,仙力不同於破碎天仙界的仙靈之氣,非但更為精純純粹強大,且每一縷仙力中都蘊含仙道的力量和意志,比棉花與鋼鐵的區別更為誇張。
而無論天仙道統的傳承殿所傳天仙道力,還是人仙道統的人仙殿所傳人仙道力,其實都是昔日仙人在死前或蒙遭大難之前,以自身仙力轉化而成的道力。
仙人死後,仙力也將隨意志消弭而逐漸消散,難以長久存在延續。
故而,仙人才在死前煉製傳承殿,將自身意念烙印其中,成道意,將自身仙力輸入其中。
待隕落之後,這部分仙力有可能會自行慢慢退化為道力。
也有可能仙人沒死,卻境界跌落為天道那般的道尊境界,傳承殿內的仙力,也就會自行退化為道力。
這種留下傳承衣缽的手段,無論是為保證日後道統不滅,後繼有人,還是方便仙人成功逃過大劫轉世重修之後,能借助傳承殿少走彎路,都是一手不錯的後棋。
至於後人得到仙道傳承,是按部就班的吸收繼承道力,領悟道意直至圓滿,慢慢再突破凝練仙力,修成仙人。
還是如陳登鳴這般在此道基礎上推陳出新,走出自己的天人之道,那就是後人的個人造化之事,因緣際會,任誰也說不清。
…
此時,面對體內充斥的道力,陳登鳴有兩種選擇。
一是將這些道力透過傳承殿轉化為天仙道力或人仙道力。
二是將利用生死道韻或天人道韻,吸收這些道力,一如昔日的佛詭道力種子般,藉此力壯彼力,便可令自身道韻迅速成長,也會帶動自身的法力激增,修為增長。
陳登鳴選擇後者。
他已自己走出天人道,日後合道也是合自己的道,自然是要壯大天人道韻。
“這兩股道力,雖都已是無主,卻也極其充沛,想要完全吸收,花費的時間也不少,還有青冥子的元神之力……”
陳登鳴內視觀察自身體內的兩種道力。
其中屬於青冥子的道力,倒是與天仙道力的氣息有些類似。
只不過,這種氣息正在逐漸淡化消失。
因為青冥子已經隕落,意志都已不存在,其道力中屬於對方的意也就會消失,道力逐漸化為最純粹的道力。
上古仙人都要靠煉製傳承殿,將自身對道的意念凝成道文,鑄在殿內,再輸送仙力留於其中,才能保持自身力量的特性,避免力量回歸本源。
仙人之下的道尊、合道大能,隕落後自然無法保留力量特性。
所有的力量來源於世界,最終都會歸還於世界。
此時,另一股在陳登鳴體內更為深沉厚重的道力,便屬於那位神秘大尊的道力,比青冥子的道力更為強橫。
哪怕量極少,卻也予人一種所向披靡鎮壓一切都恐怖感。
但其道力內的氣息,也在淡化消失。
陳登鳴猜測,應是這一縷道力已與那神秘道尊切斷了聯絡,被天意擊潰成離散狀態,失去了道意。
不過謹慎起見,他不打算直接吸收這一縷道力,而是讓人心殿吸收這縷道力,再由人心殿轉為人仙道力,供他吸收。
他的天人道韻,透過吸收天仙道力和人仙道力,也可壯大。
只不過,如此連番轉化後,必然存在力量損耗,無法利益最大化,但勝在安全。
陳登鳴沒有忘記曲神宗尋找青冥子,就是為了以他山之石攻玉,試圖竊取他域天道而合道。
對方也很需要青冥子的這一股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