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萬物之間,皆有其理,這就是‘道理’,當這些理循序漸進的發展為亙古不變的理時,也就成了‘道’,成為世界最本源的東西。
修仙其實也就是追溯本源的過程,故而也名修真。
學道修行,求得真我,去偽存真,追逐世界最真實的道,最終位證真仙,是為修真。
仙在傳說包括所有修仙者的想象中,就是最接近本源的人。
而當修仙進入到化神這個階段的時刻,因元嬰融入元神,從此精氣神歸一成一個整體,某種方面的能力大大提升,也就會逐漸接觸到那些本源的東西,也即是大道最表面的東西——道韻。
但這天地間,從無絕對之事。
哪怕是亙古不變的道,在某些特殊時刻,也會發生不可思議的變故。
故而,悠久歲月中,也往往會有修士甚至凡人,以微末之身,卻領悟了天地間最接近本源的一些真諦,甚至發展為了自身的道。
當這種自身信奉的道,鞏固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便可化腐朽為神奇,肉體凡胎也能接觸到道韻。
因此,在長壽道君魯修成看來,陳登鳴這麼快便能頓悟道韻,雖是非常不可思議。
但過去悠久歲月中,比之更為不可思議的事,也不是沒有發生過,他也曾有過親身經歷,如此也就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
畢竟,陳登鳴也是天仙道統的傳承者,福星高照,天意眷顧,有些氣運,也屬正常。
他現在只是擔心,陳登鳴這一頓悟,便是要頓悟很久。
而域外魔尊卻隨時都可能會率領大批域外邪修侵入進來。
曲神宗在仙王府內銷燬魔剎國主的血肉元神後返回,看到陳登鳴此時的情況,頓時便清楚魯修成的顧慮。
當即提議,“如你所言,你這弟子的確算是不世出的天驕之才,正好此番他也是滅魔剎國主有功。
便從這些化神道君死後貢獻的仙靈之氣中提取一些,轉為天時,供他參悟吧。”
魯修成搖頭感慨,“少則十數日,多則數十日,域外魔尊必捲土重來,便是有天時之助,若他太過陷入其中,也未必就能及時醒悟啊。”
這種頓悟,有時只是短短一瞬,但若是一時沒有參悟透,可能便是很多年的時光過去。
曲神宗聞言哈哈大笑,目露奇異之芒道,“看來你現在是已傾向於將最後的希望,交給他了。
但伱也說過,不能太過寄希望於這些後輩子弟。
其實成與不成,我們都早已有安排,你的結局也是已註定了。”
“是啊。註定了。”
魯修成微微頷首,蒼老目光帶著些許希冀與疲憊,看向不遠處避開的眾人。
曲神宗嘆息,大有深意道,“遠古時期,傳聞便有樵夫上山砍柴,見二童子下圍棋,便坐旁觀棋。
殊不知,那二童子乃是仙人昔日下棋後遺留的道韻凝聚所顯化的過去景象。
所下之棋,也是天下大棋,是囊括了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一場大棋。
那棋盤中的棋子,亦是過去、現在、以及往後數千年間天下有數的風雲人物。
一盤棋局下完,卻是山上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樵夫才發覺自己的斧柄都腐朽了,下山之後,才察覺山下滄海桑田,已是一場天地浩劫過去,而那樵夫最終也因此遭遇踏上仙途,逐漸成長為了驚天動地的大人物,魯道兄閱歷淵博,識人無數,可聽聞過此人?”
魯修成收回視線,臉上露出一絲緬懷的微笑,看向仙王府上空的紅雲淡淡道。
“千年王八萬年龜,吾終是活不過萬年。
但只要四海四域不落入魔尊之手,這樵夫遇仙的傳說,興許是能流傳萬年
不錯,當年那樵夫,便是吾”
曲神宗身軀一震,即便過去很多年間他都是早有猜測,甚至懷疑這傳說的真偽。
如今聽到這長壽老烏龜親口證實,仍是不免心內掀起滔天駭浪,立即便要追問。
魯修成卻先他一步道,“你若要問吾仙人棋局之事,吾只能回應你,看不透,那是橫跨過去與未來的棋局。
是天仙下棋,對弈的仙人是誰吾也不知。
如今看來,吾猜測,那更似是天道在佈局,棋局囊括至今。
或許那棋局早已下完,吾等皆不過是棋盤上的棋子,在延續昔日早已下完的一場棋,走向最終的結局,正如吾如今,已定好了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