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還有兩個月過年,我想著我去外面跑一個月,拿著我們的粉條到鄰近的縣城裡去看看。”
二郎這樣說,大家都明白了。
老爺子和周氏看了看林慕曉,見她一副早已知曉的樣子,就知道兩兄妹商量過了。
老兩口對視了一眼,點了點頭。
“行,你去吧,新房建造需要一個月,房子建好了你得回來。”周氏說。
“好,我也是這麼打算的。”二郎臉上帶著笑容,他就是這樣想的。
其他人倒沒什麼意見,但是秦氏卻有些擔心。
沒辦法,兒行千里母擔憂,這是句真理。
“那之後你推出去的就跟家裡五五分賬,也不能讓你白跑。”老爺子想了想,對著二郎說。
這句話也是對大家說的。
“五成太多了,我要兩成就好,我在縣城接到生意就讓我兄弟們過來運,家裡人就不用找人來運貨了。”二郎仔細算了一下,二成就可以了。
至少能保證武館的正常生活開銷。
“既然這樣那更得五五分了,我們這裡負責做粉條,你那裡負責賣,都是一樣的,所以就五五!”老爺子堅定的說。
“既然爺爺說五五就這樣分吧,反正外面跑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哥哥不用糾結。”林慕曉看著二郎。
她之前就是想的哥哥做這個就五五分,但是這話她不能說,只能爺奶說出來。
“對,曉曉說得對。”老爺子和周氏都點頭。
二郎看了妹妹一眼,沒再說什麼。
“我們縣裡是十五文一斤,別的縣就賣二十文吧,以後我們縣的其他地方都賣二十文,還有我覺得就跟那些人定一個月一次吧,哥哥你在你那裡挑選一組人組成送貨的隊伍,按照遠近依次送貨。”
林慕曉還是把這樣的佈置說了出來。
“行,我覺得這樣可以,算好時間就是了。”二郎點頭答應。
最後二郎定的是第二天出發去縣裡,縣裡安排好直接去其他的縣城。
第二天二郎他們走了之後,老爺子帶著銀子和酒去了村長家。
“奶,我看我們是要請人了,就我們自己做粉條是來不及的。”林慕曉看著林則海他們正在做粉條。
“來不及?怎麼會來不及?家裡大概一天能做五十斤左右。”周氏沒想那麼多。
“三十二個縣城,一個月哥哥肯定能跑十個以上的縣城,就按照我們先來算,每天用量二十斤,那一個月就是六百斤,每個縣我們就先算三個酒樓,那一個月也是需要一千八百斤的,這還是一個縣城呢。”林慕曉仔細的算了算。
“嘶,這麼多啊!”周氏倒吸一口氣。
她還真沒算過,照這樣來說還真的是不夠呢。
“我們請人把前幾步做了,最後的一步我們自家人做,這樣也不會怕洩露什麼!”
最後一步捏在自己手裡那就可以了。
“嗯,這個辦法好。”收拾點頭。
“建房子我們也是要請人的,做粉條也要請人,那得是多少人啊!”周氏皺著眉頭。
“現在村裡的人家都沒有活幹,很多人都是五鎮上做活或者在家閒著,現在請人很好請的。”林慕曉不擔心這個。
“做粉條的請六七個人就夠了,這幾個人要那種誠實肯幹的,不會耍小聰明的那些人,建房子的主要請力氣大的,也不能有小聰明。”
請人就是要踏實肯幹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