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的弟子數量,遠遠超出了石嵐的想象。
即便那些大族子弟暫時按兵未動,那些想要為自身改命的凡人,也是如過江之鯽,絡繹不絕。
三百弟子一時間都有些捉襟見肘,不得已之下,石嵐又自小世界界中抽出了二百人,才勉強得以應付。
所幸李滄瀾對於弟子的選拔要求,極為嚴格,純粹抱著渾水摸魚目的而來的下三流,全部被他拒之門外。
因此雖然來的人很多,但一月下來,得入天衍宗山門的,不過萬人出頭,相比於來的人數而言,近乎是萬里挑一。
仙道修行,分仙凡二境,凡境分煉氣、築基、金丹、元嬰、化神、合道、渡劫、大乘八境,大乘為凡境極道之巔,跨過這一步,便是仙。
為了方便這些入門的弟子修行,亦為了仙法不外洩過甚,石嵐直接將仙經分成了四部法決。
煉氣至金丹為引氣篇,元嬰至合道為養神篇,渡劫、大乘二境為歸真篇,最後一部成仙法,為逆命篇。
按這部仙經中所言,真仙者,永恆無量,天地寂滅,仙依舊亙古長存於世間,如此恐怖的描述,稱上一句逆天改命,並不為過。
引氣篇,石嵐並未限制,只要入門,即可修煉,就算是有人偷偷外傳,石嵐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之後的養魂篇則是限制多了不少,唯有天衍宗核心子弟有資格接觸,至於之後的歸真逆命兩篇,目前只掌握在石嵐自己的手中。
石嵐本以為控制了功法便萬事大吉,可這些弟子入門後不久,就讓她瞬間頭大了起來。
照李滄瀾所言,宗門統一的服飾標誌,是基本的,按月發放的修行資源,也是要有的,不然凝聚力從何而來。
基本的內門外門之分更是要有的,門內需要良性競爭,還要確定核心弟子,重點培養,人才不能斷層,要開源節流,要有自己的靈脈礦藏。
宗門不能只靠一門功法撐著,最起碼需要一些攻擊防禦的法門,藏經閣也要有,法術有了,法器法寶自然也不能落下,煉器堂有了,煉丹堂自然也要。
這些東西,總不能一直依靠著石嵐一個人,跟沒斷奶的娃娃一樣,宗門總是要自立的,不能因為某個人的離開,就瞬間崩塌。
這樣的宗門,根本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
開宗立派,遠比石嵐想象的複雜,最複雜的還要歸屬於門內弟子的梳理管控。
畢竟短短時日內,要摸清一個人的脾性,根底,並非一件易事,如今的天衍宗,更可謂是魚龍混雜。
好在,這些頭疼的事情,都有李滄瀾去處理,他好似並不感覺厭煩,看上去反而有些樂在其中。
身為曾經玄聖宮的少宮主,他花在修行上的時間,遠遠沒有管理宗門來的多,因為某些時候,宗門的管理者,並非一定要實力強絕之輩。
有些實力強大的修士,窮極一生,也未能立住一個長存的大教,組建的勢力大多如天際流星,綻放了短暫的璀璨光芒後,就淹沒在了星河之中,連名字也留不下。
強者是用以鎮壓宗門氣運的,管理宗門需要的不僅僅是實力,更多的是運籌帷幄的智慧,這兩者,相輔相成。
這些子弟入門之後,不出意外,仙經的引氣篇很快外洩,稍微有些勢力的家族,都拿到了手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