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繼續說道:“你們沒有見過,並不代表不存在,你們不知道這些國家,就是交通問題,沒有人願意出去探險,羅馬隔這裡確實比較遠,孔雀王朝就比較近,相信你們有一天會知道的。”
扶蘇之所以要給他們上課,就是要告訴他們,世界很大,他們應該出去看看,不要閒著窩在這個所謂的天下。
人只有有了遠見,知識得到擴充套件,知道世界之大,知道自己之渺小,他們才有一顆心,一顆愛國的心,凝聚民心所向披靡。
明朝之前的人,他們都沒有見過什麼外國人,所以說之前的歷史中國是很孤獨的,強大也沒有更高的理想。
真是有好有壞,自從別人知道明朝之後,相應的技術也被傳播到國外,最後被人家開發,最後有了槍、炮,自己的東西不會沒有別人威力大。
國門被開啟,有了一段屈辱的歷史,有好必有壞,難以接受。
幾人有一些接受不了,在他們看來,天下除了匈奴好像就是秦國,怎麼還有其他的國家?
聽扶蘇的話對方實力還不錯,一些叫帝國,一些叫王朝,看來都是一些大國,或者真的離得太遠,所以沒有人去過,自然就沒有傳過還有其他國家的訊息。
“這個孔雀王朝大嗎?”天明忍不住問道。
扶蘇說的很多東西,他們都不知道,可以說幾乎沒有聽說過,今天算是頭一次,對世界的認識又進了一步。
扶蘇道:“跟我們現在這個天下差不多,關鍵是人家現在還沒有什麼戰爭,羅馬也是一樣,可以說現在這些國家要來滅整個秦國,輕而易舉。”
可不是嗎?
現在的秦國已經風雨飄搖,猶如急流之中的小舟,隨時很可能被打翻,現在的秦國真的不具備實力和孔雀王朝打仗的資本。
如果一直對外,那是沒有問題的,可是現在天下各地反賊四起,要是有人入侵,根本沒有反應過來,恐怕就被別人拿下了!
也就隔得有點遠,或者說孔雀王朝不知道東方還有這麼一個大國,不然,怕是要起兵了!
孔雀王朝實力根本不可能跟秦國相比,羅馬帝國也是一樣,從以前的戰役就可以看得出來,人數不夠多,最後就是十萬人。
哪像中原大地,動不動就是幾十萬人,一場戰役死的人,比這些國家投入的兵力還多,可以說秦國完勝。
孔雀王朝又叫古印度“摩揭陀國”是一個著名的奴隸制王朝,因其建立者旃陀羅笈多出身於一個飼養孔雀的家族而得名。
這個王朝怎麼形成的,月護王趕走了希臘人在旁遮普的殘餘力量,逐漸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區,月護王在位後期擊退了塞琉古帝國的入侵,並獲得對阿富汗的統治權。
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疆域廣闊,政權強大,佛教興盛並開始向外傳播。
阿育王死後,他的兒子據地獨立,原來在帝國內處於半獨立狀態的安度羅也在南部宣佈獨立。
孔雀王朝在恆河流域繼續維持統治約50年,約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末王被大臣普沙密多羅·巽伽所殺,孔雀帝國正式結束。
秦國現在照樣可以和這個王朝一戰,那就是扶蘇還有三十萬人,可惜人家不可能來侵略,人家也不知道還有一個叫秦國的地方。
要是古代有什麼網路之類的,恐怕這些國家都坐不住了,想要一爭高下,擴大疆域。
荀況道:“這些國家有這麼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