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陳勝是一個頗有戰略意識的領袖,能把陳縣這個戰略要攻下來,就說明他們不是莽夫。
陳縣歷史非常悠久在兩週和春秋時代,都是陳國的都城後期,後來又是楚國的國都,大秦滅六國後,又把陳縣定為郡,其地位之重要。
陳勝拿下陳縣,說明他們不是沒有腦子,拿下陳縣對秦就是一個重大打擊。
要知道當時的陳勝軍隊只有十萬之眾,裝備差不說,陳縣可是也擁有幾萬人,他們想要攻下很難。
不過,萬萬沒有郡守和縣令聞風喪膽,早就逃之夭夭了,只留下郡丞,龜縮城內,負隅頑抗。
秦軍早已經成為驚弓之鳥,自然抵抗不了起義的攻勢,很快土崩瓦解,而起義軍殺了郡丞之後,浩浩蕩蕩進了陳縣,一環扣一環。
最重要的是陳勝打下陳縣後,即召集當地三老和豪傑共商大計,這些人目睹和親歷了秦朝暴政,特別是看到了陳勝的起義軍短短一個月就連克數縣,很是敬重陳勝。
之後就是陳勝稱王,有人說他親自披甲上陣,手拿武器,討伐殘暴無道的秦國,恢復楚國的社稷,理應稱王。
陳勝多次拒絕,後來眾人再勸,思慮再三,陳勝最後還是果斷稱王,就是為了帶領大軍踏平大秦。
把陳縣設為都城,“號為張楚”,即張大楚國之意,建立了他的革命政權,陳勝要推翻秦王朝,解救天下的窮苦百姓,他現在稱王非常有必要,因為那樣更能帶動天下反秦勢力響應。
在章邯看來現在的張楚政權,已經推動天下範圍反秦鬥爭的高潮,到處飄揚的“張楚”大旗,成了起義中心的標誌,顯示了巨大的號召力。
而各地起義軍為了響應張楚聯軍紛紛起事,殺當地的長官,以此來響應張楚的號召,起義的已成燎原之勢。
在起義的洪流推動下,各地反秦勢力存出不窮,具有代表性的首領有劉邦、項梁、項羽、英布、彭越等多人。
反秦鬥爭的烈火已燃遍了大江南北,各路起義軍勇猛作戰,所向披靡,農民起義達到了高潮。
扶蘇笑著說:“我說陳勝要敗,那就是註定的,你們想想一個農民,有一天做了大王,他們會怎麼樣?
會忘了本,沉迷在權利和金錢之中,他們身份發生變換,不再是以前的自己,脫離了原本的一群人。
陳勝當農民的時候別人可以叫他小陳、小勝、二狗、狗蛋都可以,之後誰會這樣叫,你們都覺得不合適,可是農民不會這樣想。
可是在有一些人眼裡陳勝還是原來的那個陳勝,陳勝肯定不幹了,誰要敢提那些事就殺,長此以往,人心必失。
曾經說好富貴不忘了大家,一起享受富貴,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勾踐就是一個很好例子,狡兔死,走狗烹。”
章邯一聽知道了原因,說道底就是因為身的變化,陳勝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與那些農民兄弟不是一個等級,久而久之疏遠了!
其他人肯定有怨言,當初我們為你打下天下,你富貴了沒有我們什麼事,誰心裡會好受?
“公子高論,秦國打下江山時,那些氏族都想要得到更多好處,無利不起早。”蒙恬非常有體會,那些氏族幫助秦國,就是為了自身利益,這是一場利益交換。
“氏族些非常有錢,看來我們什麼去劫貧濟富一下?”扶蘇想到一個更好的辦法,騎著伊卡蘭翼龍去搶劫,那肯定很有意思。
反正那些金銀他們也是送別人,何不弄到自己手裡,至少那樣自己可以養活很多人。
“呵呵!公子,你不會說真的吧!”蒙恬笑了笑,你堂堂一個身份尊貴的人,去搶劫這要傳出去,那還了得。
“當然是真的了,那些金銀浪費了太可惜了,你說天下大亂,不是被搶就是被偷,何不成全我們?”扶蘇覺得自己笨了,沒有積分,自己可以這樣來賺,潛入別人的金庫,積分肯定增長的很快。
“也是。”蒙恬一想也是,給了他們作用更大,那些人留在家裡,反而有殺生之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