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長這個時候,終於清楚的意識到。
這再不是他們記憶中,那個柔軟溫和的孩子了。
蕭念織能走到今天的地位,個人的能力,肯定是極為突出的。
好在族長一開始就沒有輕視的心思,如今心態也擺得很好,再加現在今談的,又是為族中謀好處的事情,他自然更為上心。
雙方來回商量了不少的細節,族長這邊也出了幾版不同的計劃。
蕭念織這邊自然也有。
這件事情,從離京之時,就已經在考慮,路上沒事兒的時候,就寫寫劃劃的。
如今已經有幾版不同的計劃書了,拿出來跟族長商量著,再參考一下族中的條件,很多事情,基本就可以確定下來了。
如今麻煩的是,夫子怎麼請?
他們村中除了蕭父這個秀才,再沒什麼正經讀書人。
難得有兩個,經蕭父指點,如今已經啟蒙,而且天賦還不錯的,已經在縣學了。
再想挑出來?
族中是不必考慮了,得往鎮子上,甚至是縣城那邊看看。
給孩子們開蒙,挖掘孩子們的天賦,那至少得是個秀才
公。
所以,這個請人的事情,最後還是落在蕭念織頭上,豐外公幫著想辦法。
這件事情,用了不少時間。
不是說聽說這個人,就直接上門,還需要打聽一下對方的品行,約談之後,看看對方的談吐之類的。
如果是個刻板的老學究,蕭念織覺得,也沒什麼用的必要。
最好是人到中年,心態平穩,又看得很開的那種。
等到八月初的時候,這個人終於找到了,倒是不遠,就住在鎮子上。
人家一開始不太願意來連山村教書的,放著好好的鎮子不住,直接住村子?
但是,架不住蕭念織熱情啊!
夫子有束脩,這是人家吃飯的根本。
除了這些之外,蕭念織還給對方在村中蓋三間小房,供對方日常居住使用。
同時,每年還會額外給銀子補助。
夫子思考之後,覺得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