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苑這邊,蕭念織算是熟悉。
新的一年官員調動,也沒動這邊的人馬。
除了蕭念織從前的職位,有人頂了之外,其他人員幾乎沒有變動。
如今過來,大家都認識,特別是一起吃過飯的周大人等,更是特別熟悉。
知道蕭念織這邊需要實驗田,他們一早準備了兩畝出來。
正好有些菜品收穫,趕在下雨之前收了起來,如今地裡幹了之後,他們還特別翻了一下,方便他們直接播種。
上林苑這邊如此配合,蕭念織連連表示了感謝之後,便組織著眾人,開始實驗播種機。
好不好用,得下地之後,才知道。
如果有問題,也好及時的改正。
兩畝地不見得就能嘗試出來什麼,但是小問題,可以之後慢慢再調整。
很多東西,也都是在實驗和生活中,慢慢進步的。
所以,不能著急。
兩畝地的時間還有距離,至少可以把大的問題都改進了。
這件事情,工部眾人早就已經期待了很久。
所以,這個時候,讓別人幫忙?
不不不,不需要!
他們自己就行!
一次能播三壟田的播種機,單人就能操作,有牛牽引的話,效率只會更高。
而一次能播六壟田的,是需要兩個人合作完成,這個倒是並不需要特別整齊的口號,但是也是需要兩個人配合著彼此來。
你快了,我慢了,都會影響播種的效率。
兩臺機器,不同的規格,正好可以進行兩種嘗試。
工部一應人員早就準備好了,沒搶到地方的人,已經跟準備上場的人商量著,之後再輪就得到他們了。
上林苑那些好奇的人也過來瞧了瞧,發現很新奇之後,其實也挺想上手的。
但是工部眾人不讓。
想啥好事兒呢?
他們還沒開始上手呢!
幹活的事情,多是末流的大使副使,或是未入流的典史之流帶著小吏過去幹。
蕭念織帶著營繕司的所正,所副們,需要在一邊進行對應的資料記錄。
因為對播種機特別上心,連主事也跟著一起過來了,早早就準備好了筆墨,就等著對資料進行記錄和整理。
隨著蕭念織這邊一聲開始,就已經有人開始記錄對應的時間。
播種機講究的是一個快捷方便。
得把效率提升上來,這樣百姓投入在農田裡的時間,才會大大減少。
如果沒辦法提升效率的話,那這個機器研究起來,作用就不太大了。
沒辦法提升效率,增加產能,還需要百姓投入金錢來買?
想啥呢?
百姓也不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