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都很難接受,本是他們看不起的人,竟然驚動了周青海。
如今就算是他們想說楚玉淵這詩詞太過簡單,韻律什麼的幾乎沒有,也來不及了。
最近文風都偏向押韻以及對仗,楚玉淵這種古風的長短句,不拘一格的文風,好久不曾見到了。
但是,大家都知道,周青海老先生最反對的就是對仗和聲韻的研究。
他覺得太過估計聲韻和對仗,就難以表達個人的情感。
可是這種講究聲韻的詩文,卻是深得王伯禮等朝中大臣的喜歡,但凡是想入學堂的學生,誰不想入朝堂?
因此,表達情感什麼的,罕見有人去研究。
倒是聲韻和對仗,咬文嚼字的,卻是成了學生們平時賣弄的本錢。
如此一來,所謂藝術不藝術的,便也不重要了。
對於當下的文壇,楚玉淵也明白是怎麼回事的。
就好比在前世的華夏,若是一本小說出名了,就會有很多的模仿者。
無他,那就是市場,人們都喜歡看那種。
但凡你半點名氣都沒有,就算是你寫得再好,沒有人看,也只是自嗨而已,這等情況下還堅持己見,不肯回頭,如果想靠小說吃飯,終究是沒飯吃,會餓死。
藝術這東西,本來就是玄之又玄的。
梵高活著的時候,幾乎就快餓死,誰能想到他死了之後,他的那些畫竟然那麼值錢?
寫《紅樓夢》的曹雪芹,不就是餓死的?
可是在華夏後代,那可是四大名著裡面藝術成分最高的。
還有專門去研究的紅學研究會啥子的。
雖然不知道那些老先生都研究出了些什麼,楚玉淵倒是也沒有排斥反對這些。
他覺得世人追求這些,不能以簡單的對錯來概括,存在便有其存在的道理。
“這位老前輩怎麼了?”楚玉淵看到周青海,不由想到了扁還。
這兩人皆是那種不為世俗所累的,他們都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哎喲,我沒怎麼樣,你們這是要急死我啊,快說,剛才究竟是誰在吟詩,那詩很妙啊!簡直妙計了!”
周青海手舞足蹈的,看上去有點像是個老小孩。
楚玉淵輕笑一聲,“老先生說笑了,不過是在下的些許感悟而已!”
聞言,周青海終於反應過來,吟詩的是楚玉淵。
他仔仔細細地打量楚玉淵,像是看到了什麼美味的東西似的。
隨即,整個人也變得激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