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短暫的聊天眾人就已經非常熟絡,皇朝本來就是一個為了同一目標而建立的組織,更何況眾人幾乎都是帶有血緣關係,自然感情升溫也是極為迅速。
蕭毅盯著肖煜辰手中的黃金臉譜看了好一陣然後從肖煜辰手上拿過黃金臉譜左看看右看看然後對肖煜辰說道:“你肖煜辰的大名我可以聽了數月之久了,顧將軍和零都不斷的和我提起你,就是不知道你實力如何?是不是配得上這黃金臉譜!”
蕭毅對著肖煜辰挑挑眉毛,略帶些許挑釁,不過這就是蕭毅的性格,並不是想要針對肖煜辰。
肖煜辰心裡嘀咕了一句:配得上黃金臉譜?這有什麼特殊意義?
不過臉上卻是不動聲色,也沒有因為蕭毅的挑釁而做出什麼舉動。
而向問天卻是委婉許多,只是說了一句久聞大名,今日一見,果真儀表堂堂。
肖煜辰做事的風格已經越來越像零,自然而然的這些口舌之爭他也就根本不會在意了,和兩人隨口說了句以後多多指教就從懷裡拿出一張照片交給零然後說道:“你們都記一下照片上這個人的面容,他是我的發小,我已經得到情報他被武神會的抓來幫他們探索蓬萊古墓。”
蕭毅看過照片以後對肖煜辰說道:“找他探索古墓?武神會是不是太兒戲了?這人看上去如此年輕,怎麼也不像是一個對古墓有所研究的人啊!”
可不是嗎?零所帶的隊伍中這些探索古墓的技術人員最年輕的學者都是四十歲,照片上這人雖然是戴著一副金絲眼鏡,氣質有些儒雅文藝,不過嘴角的鬍鬚卻是非常稚嫩,這一點一絲不漏的將他的真實年齡暴露了出來。
肖煜辰看著眾人非常認真的說道:“如果能在進入古墓之前找到他,會對我們接下來的行動產生非常之大的有利傾向,我這發小從小就喜歡探索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對於很多的靈異事件都有極為深刻的科學認知,特別是古墓之中的事情更是極為學時淵博!”
為了鼓動明顯有些傲嬌的蕭毅和向問天兩人也幫忙尋找,肖煜辰又加了一句:“有他在,即便是遇到了什麼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情他也有辦法解決。”
一提到靈異事件蕭毅和向問天兩人就後背發涼,不再說話,而肖煜辰後面補充的那句話倒是提起了兩人的好奇心。
心裡已經將照片裡的面容記得清清楚楚,既然肖煜辰將這個照片中的年輕人說的如此神乎其神,那麼自然不會盡是空穴來風。若是此人果真如此有用,那麼哪怕是屠了整個武神會也要把人救出來!
此刻在數里之外的另一片樹林裡,不少人在收起地上昨晚過夜架起的帳篷,而更多的人卻是圍在一個帶著金絲眼鏡的年輕人身旁聚精會神的
聽他講解什麼東西。
他身前有一個行動式的平板顯示屏連線了一個巨大的投影屏,投影屏上是各種鳥瞰的古墓工程圖和機關建造結構。
只聽見年輕人講道:“自古以來不少古墓的建造大師就精通各種風水玄學,有些事情你可以信其無,但它卻真真實實存在人世之間,當然這也並不是什麼靈異事件,只不過是歷史斷層和物種絕跡造成的科學認知阻塞。
盜墓之人不論古今中外都是數不勝數,而這墓中的文化更是參雜了建築學、力學、機關鍛造學、心理學、周易、風水、玄學等等學科學術,博大精深!
因此真實的大型古墓其實就是一個驚奇的地下世界,其中的機關和危險並不遜於任何一部或影視劇中的描寫。今天我所講的也只不過是墓中機關鍛造學的一點皮毛,古墓中所蘊藏著的不為人知的機關和令人讚歎的智慧讓我不得不佩服那個時代遠不及現在科技發達的古人所發明的古墓機關術。
古人一直就有“事死如生”的觀念,因此人死後的住所也同樣得到人們的重視,這一點在帝王之家與富貴之家中體現得尤為顯要。
首先要選擇一塊風水寶地作為身後的長眠之所,同時在古人的觀念裡,絕佳的風水還能保佑子孫後代富貴綿延。
其次在死後要舉行盛大的葬禮儀式並且要有足夠的金銀寶器隨主人葬以體現主人的身份地位。再次在長達千年的古代社會中還一直流行著人殉的風俗,若害怕死後孤身一人,有些人家會將主人生前最喜愛的姬妾或奴僕隨之殉葬,這一點不論是當時的炎陵還是國外都有類似的習俗。
古墓自有其獨特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但千年以來古墓最為人們所覬覦的原因還是因為其間不計其數的寶物。正因為有了這些財富的誘惑,自古以來盜墓之人便趨之若鶩,屢禁不止,甚至不顧身死之險。那麼說到身死之險,除了各朝各代對盜墳掘墓者處以的相關刑罰之外,自然就是指的這古墓中的各種機關之險。
最開始古墓中是沒有機關的,上古人民民風淳樸,當然也是因為生產力水平不高,所以最早的墓葬是最原始樸質的,沒有隨葬的珍寶重器。
《易經》中說“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不僅沒有值錢的隨葬品,連壽衣都是由薪草代替的,而且“不封不樹”,沒有墳包也不種樹,下葬之後除了親友就沒有人知道故人葬在何處了。
這樣的墓自然也就不會有人去盜掘。可到了後世,隨著墓葬級別越來越高階,陵墓修得愈加高大氣派,而隨葬品也越來越豐厚,因此就讓許多心術不正之人起了貪念。
為了防止死後墓葬被人盜掘,也就衍生出許多
反盜墓的方法,在墓中設定機關也就成了一種極為重要也極為有效的方法,古墓學派由此誕生,而隨著年代的推移,盜墓者與古墓建造者的明爭暗鬥也導致了古墓學派越來越斑駁複雜!
這墓中的機關,我暫且將它們分為沒有生命危險和有生命危險的兩類。
如此我們就先來看看沒有危險的這一類機關。”
年輕人拿起一根樹枝開始在地上寫寫畫畫,並且將投影中的畫面切換到自己要講的部分,如同神來之筆給在場的所有人描繪出一幅幅驚心動魄的古墓場景。
他繼續說道:
“這古墓封口方式的第一種就是以鐵水澆固,叫做鐵體囚牢墓,顧名思義這種建造墓室的手法就是將整個墓室都完完全全的封閉鎖死在地下以防止盜掘。
後世的墓葬大多是建於山中,山中的墓穴不用多想,依靠天然的地理環境和自然優勢通常會顯得異常堅固和難以找尋蹤跡,可是一旦被人找到地宮的入口,這身“銅壁鐵甲”頃刻間就“土崩瓦解”,毫無作用。
但若能將墓口加固封死則可保無虞,一個完全就相當於從未開鑿過的古墓自然也就隔絕了那些不速之客不請自來的“拜訪”!而鐵體囚牢墓也就順勢而生,依靠古人的智慧和當時的鍛造技術就想到了用鐵水澆築入口的方法。史上著名的乾陵——一個男帝與女帝的合葬墓,就使用了這種方法“其門以石封閉,其石縫鑄鐵,以固其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