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他們的話,寧遠笑了笑,對李亞朋道:
“你自己數數,這部戲裡,除了你和李解,還有適合我的角色麼?”
李解,飾演的就是林平之。
連李解都比寧遠大五歲,就更不用說他倆了。
李亞朋和許情,一個71年的比寧遠大九歲,一個69年的比寧遠大十一歲。
飾演嶽靈珊的苗乙乙,也比寧遠大五歲。
寧遠這個最小的年齡,卻是這一圈大哥大姐大叔大媽的老闆,看起來的確有些古怪。
尤其是,李亞朋還是寧遠的學長,比他早九屆的90級。
一開始他們的確沒太把寧遠放在眼裡,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在年齡和經歷面前,大部分人總喜歡在心理上找點存在感。
但接觸後,隨著寧遠開會時揮灑自如的氣度,以及對全劇的掌控和任何一處情節的信手拈來,讓他們慢慢都不自覺的忘了寧遠的年齡,而是真的當成了老闆,帶著某種敬畏,即使寧遠才來了區區幾次。
如果不是這種心態,恐怕愛開玩笑的許情,就不會這麼不疼不癢的調侃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這種心態,畢竟劇組裡不少演員,都是當初《水滸傳》的班底。
比如演儀琳父親、不戒大師的,就是飾演魯智深的臧金生,飾演陸柏的,就是阮小五的張衡平,還有飾演桃谷六仙的桃枝仙,是飾演矮腳虎王英的許敬義……等等。
他們對待寧遠的關係,又不一樣了,畢竟是梁山的兄弟。
除此之外,這部戲最大的腕,不是飾演嶽不群的魏子,而是飾演少林方丈的封錫鈞,這位是寧遠他們學校的教授、研究生導師,也是表演系的副主任,寧遠見了還得鞠躬問好。
當然,封錫鈞自己倒不以為意,反而時不時的幫寧遠站臺。不僅如此,在其他人面前他也沒什麼架子,否則也不會在劇組被人叫出了‘封細菌’的諢號,因為跟他的名字一個發音。
他跟雷恪生是同學,都是華戲56級的,從畢業留校任教算起,他已經教了四十多年。
有寧遠的關注,封錫鈞的現場坐鎮,以及張記中的各處協調,《笑傲江湖》儘管取景幾十處,一群人馬跑了半個華夏,但進度卻並不算慢。
而金庸,也時不時的打電話詢問。
當初他一塊錢賣版權,並不是對錢不看重,而是更看重改編的質量,來源就是他看到了央視的鉅作。
“如果能以拍《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態度來拍我的作品,我願意以一元錢賣給他們。”
因為在之前的香江,他對那些改編都特別不滿意:
“香江的導演把我的胡言亂改,我非常生氣,他們還經常加內容進去。要加進去,為什麼不自己寫武俠成名?孩子不好,幫我教教可以,但不能生了孩子說是金庸的孩子。”
看到了名著改編的質量,在對比香江那些粗製濫造,才讓金庸動了心。
在寧遠前世,雖然這部劇也有一些改動讓金庸不爽,但對於劇組的用心,他還是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不過因為這件事,在這之後的幾部金庸劇,張記中都收斂了不少,儘量按照原著小心翼翼的調整,這也是他能一直拿到金庸著作版權的原因,要是不滿意早就不給他了,比如徐克。
而這一世,因為寧遠清楚這些,所以並沒有跟著去多做改動。
金庸那句話他挺認可的:“你要是覺得我的書不好,自己去寫就是了,幹嘛自己寫了又說是根據我的書改編的?”
對照這些年,把原著改的面目全非跟車禍現場似的影視劇,寧遠深以為然。
不說所有,至少大部分的編劇,沒有原創的本事,但又喜歡找存在感——不能讓金主覺得我沒幹活,讓觀眾覺得我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