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號這天是週一,該上班的依然上班,該上學的依舊需要上學。
儘管大家都睡得晚,但精神頭卻非常足。
連一件小物品失而復得都喜不自禁,何況是我們的領土。
這是盼了多少年的期望,一朝得歸,圓了數百年的夢,可惜那位老人,臨走也沒能看到這一天。
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有盛大的慶祝活動。
99年,有很多悲傷和鮮血,99年,也有偉大和喜悅。
國家的成長,其實跟我們平凡人的生活差不多,酸甜苦辣,有突破也有陣痛,但只要有希望,堅持著、努力著,總會朝著美好的方向發展。
寧遠相信,明天會更好。
今天華戲也舉行了慶祝晚會,有寧遠的節目。
他跟班贊和王宇,三人上臺表演《昨天今天明天》,寧遠演小崔。
這個小品放在這時候演,挺應景,再加上寧遠出場,他們仨又都演得挺好,一遍就透過,基本上是節目單上第一個確定的節目。
班贊,化了妝活脫脫一個小老頭,再穿上他們找來的藍布中山裝、前進鴨舌帽,除了臉稍微圓點,也挺像黑土大叔的。
當然,班讚的年齡本來就比寧遠他們大一些,78年的人,比寧遠和王宇大兩歲,就算比起同齡人,看起來也老相一些。
開學的時候,就有幾個學生把他認成老師,還找他問路。
而王宇,自從那次他們仨演賣瓜的作業後,就在反串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了,妖嬈、刻薄起來,連女人都怕三分。
學校裡都說98屆有鄧朝,99屆有王宇,雙劍合璧。
這一次,王宇化上白雲大媽的妝,也有模有樣的,當門牙畫黑後,王宇一笑,我滴個媽呀!
王宇以前拍過幾部東北的戲,演村裡的娃娃,東北話也瞭解一些。
讓他一直說東北話肯定會露陷,但這個小品的詞都已經耳熟能詳了,別說他,連班贊都學得很像那回事。
論方言,東北話應該是最好學的,跟普通話比大部分都是腔調的轉變。
至於寧遠,造型就沒那麼複雜了,請秦莉老師借來一件寬大的西裝和肥碩的西褲,頭髮吹成小崔的髮型,雖然形不似但神似。
這時候流行的西裝,都是這種寬大的型別,再加上那西服裡的墊肩,寧遠穿起來也多了點滑稽色彩。
當寧遠一上臺,臺下瞬間歡呼成一片。
寧遠雙手朝下壓了壓,微微一笑,朗聲道:
“各位朋友,下午好。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我們實話實說的特別節目。”
“這個節目的特別之處呢,就在於請到兩位特別的嘉賓。他們是來自東北農村的,一對飽經滄桑的農民夫婦。”
“現在,就讓我們用掌聲有請二位嘉賓。”
“嘩啦啦啦啦!”
也不知道是配合節目,還是給寧遠的,總之臺下掌聲雷動。
而在掌聲中,王宇和班贊慢慢的、緊張的東張西望的走上臺。
本來王宇這張臉也很熟悉,但現在化了妝,要不是之前有報幕,臺下的學生和老師都認不出來。
辨認出哪個是王宇後,臺下就是一片鬨笑。
原版老趙和老宋的小品搞笑,而讓寧遠他們演繹出來,同樣精彩。
“改革春風吹滿地,華夏人民真爭氣;齊心合力跨世紀,一場大水沒咋地!”
班贊慷慨激昂的唸完,往後退了一步:“謝謝!”
寧遠笑道:“這是首詩。”
王宇咳咳兩聲:“該我了!”
寧遠一臉詫異:“大媽也準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