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中旬的時候,話劇《川省好人》終於彩排結束,要開始完整的演一遍。
這是試演,等到演出成功了,接下來再查漏補缺,沒有問題之後,才會進行正式的首演,然後再是巡演。
因為這是試演,所以並不公開,只有話劇院內部人員到場。
儘管這樣,臺下也坐了不少人,不僅有話劇院的人,還有他們的家屬。
對於這部由留比莫夫親自導演並改編自他的成名作的話劇,所有人都非常期待,不過更多的還是好奇。
盛名之下,會是什麼樣的劇?
有人抱著學習的心態,有人純粹是看新鮮,也有人想看看,這種國際大腕,能匯出什麼花樣兒出來,這就是有點不服氣了。
之前孟輝和曹如龍都問過寧遠打氣,讓他們不要緊張,而寧遠他們則相對一笑。
緊張?
好像不存在的,雖然是第一次試演,但在他們這裡,早就不知道演過多少次了,只不過沒有完整的演一遍罷了,但裡面的臺詞,他們早就背得滾瓜爛熟。
甚至已經不能叫背,這麼長時間的全身心投入,就像角色融入自身一樣,到了那個時候,自己該說什麼話,就像是自己的思想一樣。
比如某種觸發裝置,聽到你這句詞,腦海裡立刻就出現自己要接的話。
這就是留比莫夫的嚴格要求了,當然也有他的方法,他讓每個人都寫對自己這個人物的分析、理解,甚至變態到,在一些關鍵的情節和臺詞時,每一句都要問個為什麼。
其實也相當於人物小傳,但更細緻。
就跟寧遠那邊的金粉差不多,正是這種細緻的磨刀功夫,才能有砍柴時的麻利,分析和討論幾乎佔了一半的時間,但排練的時候,就非常快了。
你一句我一句,流暢自然。
今天演的是華語版的。
當初排練到三分之一的時候,留比莫夫發現節奏太慢,畢竟他們不懂俄語,純粹靠死記硬背,那就太消耗精力,如果某一次疏忽,忘了這句的意思,就有可能接不上了。
所以,留比莫夫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先排華語版,如果首演成功,演員們這時候也熟練了,再排英文版。
畢竟這個語種的接受程度高一些,明年就用英語版來參加那幾大戲劇節。
至於俄語版,則可以放到最後,甚至不排也可以。
畢竟,他們國內也有一班《川省好人》的團隊,他們演的也是留比莫夫親自導演的。
雖然情節上,和臺詞上有些區別,但整體來看,差別沒有那麼大,更多體現在融合了一些華夏元素,以及舞美和裝束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