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寧遠說的時候,李紹紅以為是寧遠給他臉上貼金的氣話,雖然後來鄭重跟她告辭,但她被鄭重這種行為氣得腦袋發脹,也只當是鄭重是鬼迷心竅,咬牙切齒的脫口而出一個字:“滾!”
但現在,有了確定的訊息,李紹紅才知道,寧遠是玩真的。
“呵,得了歪瓜裂棗的幾個獎,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真以為拍戲跟演戲一樣?天真!”
李紹紅嘴上說道,至於心裡怎麼想的,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但有一點,她沒把寧遠放在眼裡。
畢竟於常理說,李紹紅這話雖然對寧遠過於貶低,但的確是經驗之談。
演而優則導,甚至自己出品影視劇的演員很多,但能成功的卻寥寥無幾。
當演員,有一定的天分,夠努力,還是能成功的。
但當製片人和導演,統籌整部劇,就需要很多方面的能力。
比如人脈,這就需要時間了,只有在圈子裡浸淫多年,才能拉來一票有能力的成員組建班底,除了劇組的人員配備需要發動關係外,即使影片製作完成也還遠著。
電影進院線,得有發行方面的關係,雖然劇的質量也是發行方看中的,但有關係和沒關係,他們在發行到院線的時候,下的力氣也不一樣。
而電視劇,則得有電視臺方面的關係,而且同樣,不僅看質量,還需要人脈牽橋搭線,如果價格上不去,這個投資也是竹籃打水,而且還牽扯到播出時段等等。
這是綜合能力的考量,還有那麼一兩分的運氣,遠不是當好演員就行的。
簡而言之,一個是帥,一個將,著眼的範圍就有很大區別。
而寧遠,在外人看來,他的個人號召力是有了,但他入行的時間太短了,即使有韓平,也不可能撐得起來。
當初韓平當京影廠廠長的時候,一年拍幾十部戲,這些可都是他一手打造的,即使這樣……那幾年能出頭的,除了馮曉剛的幾部電影外,其他的也依然沒濺起什麼水花。
可李紹紅哪裡又知道,寧遠並不只是個年輕人,就算沒有韓平這種助力,以他前世重生前的經驗,又是拍《金粉》這種劇,只要演員挑好了,劇情和節奏把握好,根本就是必火的局面。
一部好劇,而且還是有過成功經驗的成熟劇,寧遠腦海裡還有藍本,怎麼可能帶歪。
而另一邊,有曹如龍出面,不僅透過鄂城歌舞劇院的人聯絡上了劉曉麗,而且拿到了她的聯絡方式。
這個時候,寧遠心裡就有譜了。
如果她沒有丁點想法,這個聯絡方式也拿不到。
不過按照前世軌跡,這時候她們也的確該回來了。
並不像通稿和自述的那樣,在美國待了多年。
要知道,劉曉麗97年離婚,98年才攜女赴美,那時候劉茜茜才小學五年級,02年回來考京影,四年的時間,是怎麼跨過美國的初中兩年、高中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