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風景名勝,留比莫夫更喜歡那種歷史人文景觀,不僅是蜀道和閬中古城這種歷史古蹟,也包括青城山這種道場,以及峨眉山這種佛教聖地。
留比莫夫跟寧遠解釋道:
“站在那些地方,我總會根據瞭解到的歷史知識,腦海裡幻想著多年前,在自己腳下的同一個地方,會發生什麼事情,又有哪些人走過,總覺得非常奇妙。”
“我也是。”寧遠樂了。
的確,寧遠也喜歡這種幻想。
比如來到故宮,他會幻想著多年前,自己跟某位皇帝站在一個位置。
或者在杜甫草堂,幻想著當年詩聖也在自己站立的地方駐足,他在想些什麼?
其實不一定是名人,比如在某條老街道,古人從自己腳下的街道走過的時候,他們又是什麼模樣?
站在喜歡腦補的人,總能找到一些別人不經意的樂趣。
說起來,他倆也算同類人,所以共同的話題很多。
這次金雕獎又是花錢,又是花心思,甚至不惜拉仇恨,引來的報道的確挺轟動。
除了對這些獲獎者沒什麼開噴的外,金雕節從舉辦到流程,每個環節都能被媒體找到問題,然後逐漸放大。
但吃瓜群眾卻不管這些,反而覺得,這個報紙上在說這個事兒,那個報紙也在說,開啟一個臺,新聞在報道金雕獎,換一個臺,輪到新聞了,又有它。
挺火的呀!
隨後跟朋友聊天:“這兩天你看那個什麼金雕節了沒。”
“咋沒看,到處都在說,搞得熱火朝天的,不過有不少人我都不認識。”
“哈哈,但認識的明星也不少,我就喜歡任閒棋,他的歌我首首都會唱。”
“我喜歡寧遠,不僅長得好看,他演的電視劇我都喜歡看。”
……
因為這一次金雕節的熱度,再加上華夏一眾小生脫穎而出,擁有了大批的影迷,讓一些媒體開始模仿港臺評選四大小生。
在寧遠前世,這時候已經評選了第一屆內地四大小生,分別是陸易、李亞朋、陳昆和胡兵。
不過這一屆的名頭並不算響,最出名的,應該算03年評選出來的,黃小明、佟大偉、印曉天和聶遠,基本都是這兩年最頂尖的小生。
這四個,除了印曉天被插刀教所傷人氣大跌外,其他三人即使到了寧遠回來前,也一直是娛樂圈的一線頂尖,尤其是教主。
當然,第一屆的還有一個版本,就是陸易、李亞朋、黃壘和胡兵,也就是黃壘和陳昆之間有爭議。
至於原因,大概就是這時期他倆在熒幕上的形象氣質類似的緣故,黃壘的《人間四月天》、《橘子紅了》,而陳昆的《像霧像雨又像風》和《金粉世家》,都是民國戲,都是翩翩公子哥。
這也是之前王曉帥推薦寧遠去拍《橘子紅了》,而韓平建議寧遠自己演《金粉世家》的原因。
不過,到了這一世,陸易沒了《永不瞑目》,這時候還不知道在哪兒呢,可能也有導演發掘了在學校上學的他,但畢竟還沒出名。
而李亞朋,雖然已經靠98年那部、跟徐靜蕾合演的《將愛情進行到底》成名,但真正爆紅,還是靠01年的《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