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別說康健民、霍建起他們,就連寧遠自己,對這部電影的票房都沒什麼信心。
前世連複製都沒賣出去,現在不僅賣出去,還一賣賣倆,已經很成功了好吧。
“至於票房,鬼知道能到多少。”
寧遠很佛系,在釋出會上,也笑呵呵的道:
“我的任務已經完成,接下來,火了彎道超車,輸了直接翻車,這麼艱鉅的任務,就靠大家了。”
臺下頓時響起一片鬨笑。
這個說法倒是新鮮,有記者想著。
這還是他們不知道寧遠心裡的想法,要不是這種場合,寧遠能讓他們聽到更刺激的……
電影跟電視劇是兩種不同的載體,電視劇隨便看,頂多就是閉路費每年交點錢,但電影就不一樣了。
你得從兜裡掏錢!
這不僅考驗劇情、導演的水準,也考驗演員的號召力。
而對於觀眾來說,免費的電視劇,如果實在無聊,再爛也能吃得下,但收費的電影,就算你有錢,也得考慮時間成本,肯定會挑挑揀揀一番。
而到了統計票房的時候,那些電影是人是鬼才能分得清。
別說寧遠現在的名氣和相貌,就算未來,在電視圈最有號召力的老鮮肉——老胡,在電影上也很無力。
連他都如此,就更不用說那些被大眾詬病的小鮮肉了,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倒是李一峰那部《動物世界》,勉強算是扛了一下,畢竟除了他外,也就一個打醬油的周東雨,最終還拿下五億多票房。
而吳一帆的《西遊伏妖篇》,儘管他是一番,但後面還跟著一票明星,更不用說一開始宣傳就主打星爺和徐克的合作。
反觀鄧朝。
那部票房有爭議的《美人魚》——無數人都認為33億的票房只是衝著星爺,跟鄧朝無關。
即使不說這部,單說他自導自演的電影,前兩部是爛片沒錯,但第一部除了楊咪這個電視咖,基本靠鄧朝單扛,就拿下六億多票房。
這成績,不僅不算差,在14年已經是很牛嗶了。
按說爛成這樣,觀眾也該死心了吧……但第二部,又拿了六億多!
關鍵這還是在《尋龍訣》、《唐人街探案》和《老炮兒》這三部熱片的夾擊下做到的。
而很多人氣爆表的演員,別說單扛,就算找一堆來拍電影,即使在鄧朝這兩部電影之後,大盤更高的時候上映,連他的一半票房都拿不下。
如果說一部是運氣,兩部是巧合,但第三部《銀河補習班》不降反升,將近九億,而且是扛票房的絕對一番,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這就是號召力。
讓觀眾走進電影院,在一堆電影海報中,指著鄧朝的腦袋對售票員說:“這個來兩張!”
事實上,星爺那部《美人魚》一年前,有《西遊降魔篇》,要說欠他一張電影票,為什麼非得是一年後的這部?
真要講情懷,香江包括雙週一成在內的眾多明星,這些年也在拍電影,以前免費看他們的電影也不少,為什麼沒用?
所以,這些都是虛的,最終還是要落在影片本身——劇情、導演敘事、演員表現這些因素上面。
在寧遠看來,就算鄧朝能在這部電影裡扛一成的票房,那也值三億多,在華語演員裡,能做到這點的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