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73、強者如雲 (1 / 2)

前世寧遠就對吳剛挺崇敬,畢竟,能甘於寂寞,演24年的話劇沉澱自己,如果不是喜歡,追求藝術,很難做到,尤其在這個越來越浮躁的社會。

這24年裡,別人在接廣告的時候,他在演話劇。別人在拍電影的時候,他在演話劇。別人在搞緋聞的時候,他在演話劇。

24年後,他像武俠裡的絕世高手一樣,飄然下山。下山後的第一劍,就是用一部《鐵人》斬獲了無數演員夢寐以求的金雉獎最佳男主角。

鐵人講的就是國人熟知的那位時代楷模王進喜,而在拍攝那場著名的“井噴”片斷時,鑽井臺口壓力巨大的泥漿噴出來,濺到了吳剛的臉上,濃度灼人的泥漿液迸進他的嘴裡、眼睛上,若非搶救及時,險些讓他失去了雙眼。

但他也沒什麼抱怨,反而感謝能有這樣的一個機會。

而在那部電影裡,給他的做配的,是兩大影帝,劉葉和黃勃。

那可是09年,不是現在兩人還沒發跡的時候。

如果不是信服吳剛的實力,就算他們再敬業,也不是誰都能在他們頭上當主角的。

那時劉葉早已封帝,而且有《血色浪漫》讓他紅遍大江南北,至於黃勃,雖然還沒封帝,但也風頭正勁,而且也在那一年,他憑藉《鬥牛》封帝。

“話劇的舞臺上,你必須照顧到所有角度的觀眾,因此你的一舉一動,必須乾淨利落,正臉是什麼樣的戲,側臉就是什麼樣的戲,甚至連背影,都得到位。”

“話劇的舞臺上,沒有配音,你必須用你自己的情緒去感染自己的嗓子,然後用自己的嗓子去感染觀眾。”

07年,獲得話劇最高獎項金獅獎。

正因為此,未來才有了《潛伏》裡,讓人不寒而慄的陸橋山。

觀眾們,才能看到那個懟人都懟得酣暢淋漓的達康書記。

實際上,吳剛也是童星的一員,73年,演濟公的那位遊本昌先生,他導演的兒童電視劇《大輪船來了》,是當時的熱門,而吳剛就在裡面。

可他從人藝畢業後,第一部作品不是小品,不是電視劇,而是央視春晚的一個小品,跟郭達、楊蕾合作的《換大米》。

那時候的他,可是標準的奶油小生。

再後來,他得的獎越來越多,越來越紅,成為現象級的演員。但他自己卻說:“我知道自己演得好,得獎是意外,但絕對不存在什麼爆冷。”

這不是狂傲,這是自信,是幾十年話劇舞臺帶給他的自信。

寧遠儘管上輩子封帝,演技不低,經歷不少,但跟那些話劇前輩比,還有差距。

話劇,就是寧遠提升自己的渠道,而電視劇和電影,則是檢驗成果的方式。

實際上在話劇院的時候,寧遠不光埋頭去演,只要有時間,他也去看別人的。

在劇院裡,這就太方便了,他不僅能跟觀眾一起看正式版,還能一個人包場,看別人排練。

雖然別人心裡挺不爽的,但也不好意思攆人,誰叫十九歲的他有四十歲的臉皮呢。

關鍵還不用買票。

所以,現在的寧遠有感覺,比自己回來前,演起來更得心應手一些。

……

就像於曉潔說的那樣,利賀很偏僻。

別說利賀了,富山縣也同樣偏僻,江戶那些繁華大都市區都在本州島的南部沿海,而富山,則在島的北部,群山環繞,北面靠海。

而利賀,就在富山縣的南部山區。

來的時候,這裡雪後初晴,柏油路兩邊的泥土還潮溼著,山巔還有皚皚白雪,但空氣卻特別清新,還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海腥味。

不過,這裡儘管偏僻,但據於曉潔說,到了春夏之際的時候,連綿起伏的碧綠山脈,還有兩邊田野的淡黃,穿流而過的小溪,以及散落在路邊的鬱金香一片一片的,特別漂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