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佳男主角獎頒發之後,孫悅上臺演唱了一首歌,叫做《心情不錯》。
“這一年總的說來高興的事挺多,
家人不錯、朋友不錯、自己也不錯,
看著日曆總不忍心把最後一頁翻過,
因為要告別快樂的一年都有點捨不得……”
這首歌有幾年了,但放到這裡,不僅歌名應景,歌詞也挺應景。
當然,這是對獲獎選手來說,比如寧遠他們。
到現在為止,《那山那人那狗》劇組,已經獲得了三個獎項,尤其是最佳男主角獎,讓製片人康健民、導演霍建起的嘴都快合不攏了。
寧遠忽然想起那句廣告詞——“那一刻,我的心飛了起來。”
好像後面還要加個‘白沙集團’?
而對於那些陪跑的選手,忽上忽下的過山車,實在刺激,但刺激過後,就是不爽了。
可再不爽,孫悅唱完該鼓掌還是要鼓掌。
當看到最佳導演被張義謀拿走後,霍建起有短暫的失落,不過面對張義謀,還是那部全部啟用非專業演員的《一個都不能少》,霍建起和滕文驥也只能心服口服。
實際上,一開始他倆就沒抱太大的希望。
直到最佳故事片獎!
“有請京城電影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教授張會軍,有請著名導演郭寶昌。”
王剛的聲音落下,臺下很多嘉賓都不約而同的站了起來,包括張義謀、陳愷哥、姜聞、田壯壯、何群、顧長衛這些大導,還有李雪刀、陳稻明、唐果強、劉佩奇這些腕兒。
知情人都明白,這一站,主要是為了郭寶昌。
當年在桂省電影製片廠,如果沒有他,剛分配過去不到一年的張義謀、何群、張軍釗這批人,也根本不會有獨立拍片的機會,更不會有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一個和八個》。
而當時在陝省電影製片廠的陳愷哥,看到這部電影后,專程來找郭寶昌,希望調過去找張義謀當他的攝影師,這才有了兩位大師合作的《黃土地》。
陳愷哥千里追張義謀讓人津津樂道,郭寶昌的成全和提攜,也成為美談。
知遇之恩。
其他人也大都如此,受到過他的照顧和提攜。
在影視圈,能被尊稱為‘爺’的著實沒幾位,而郭寶昌就被稱為寶爺,來源就是他對後輩不藏私的教導,不拘一格的大膽啟用新人,更有對他們如子侄一般的照顧。
否則在未來,郭寶昌執導《大宅門》,這些大腕也不可能百忙之中抽時間來跑龍套。
而白景琦的原型,實際就是郭寶昌的養父。
五十年代郭寶昌就開始寫大宅門,卻有著像談遷著《國榷》一樣的悲催經歷,文稿數次被毀,最後一次,80年他跟前妻離婚,大宅門再次被那個女人一把火燒了。
但郭寶昌依然沒有放棄,一邊忙碌工作,一邊抽時間繼續書寫,才有後來轟動一時的:“由來一聲笑~”
再如李宗翰,後來專程為報恩來拍郭寶昌的戲,也是因為郭寶昌挑他演戲讓他有了學費,並給了他很多指導。
此時,哪怕京影副院長張會軍級別高,還是博導教授,但也依然請郭寶昌開獎。
獲得最佳故事片提名的,除了寧遠他們這部,和張義謀的《一個都不能少》外,還有吳子牛的《國歌》,以及頒獎前被看好的三部《金婚》、《春天的狂想》和《黃河絕戀》。
都強得一批!
最佳故事片獎,可以說是每一個電影獎項,或者說每一個影視獎項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