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看大風車,我總把主題曲第一句聽成‘大風車只呀只要有你轉’,後來才知道,是吱呀吱扭扭的轉。”
聽到寧遠的話,何炯哈哈大笑,漂亮的中分也跟著微微抖動。
何老師還是那個何老師,還沒有成為不老男神,因為這時候的他,也不過二十五歲。
“我倒沒有聽錯,但何老師的確是我們童年的偶像,我也是看他節目長大的。”汪寒崇拜的望著何炯,一副迷弟模樣。
何炯似笑非笑的望著汪寒:“我怎麼記得,你好像比我大?”
汪寒不假思索:“有志不在年高,這就更說明何老師厲害了。”
“要不是你的表情,我自己都差點相信了。”
何炯的語速不快,氣質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已經可以用溫潤來形容,讓寧遠在想,他如果去演段譽,是不是也可以?
何炯笑過之後,對還在笑著的汪寒道:
“今天你可讓我開了眼界,原來人在二十歲以後,還可以稱作童年,那你這幼稚期可夠長的呀。“
汪寒笑聲戛然而止,楞過之後,跟寧遠一樣,再次笑了起來,何炯也忍俊不禁,笑著端起茶輕啜可一口。
因為就他們仨,所以選了個古色古香的雅間。
不規則的一張棕色厚木板架在其間,周圍有古琴和鏤空案几,文房四寶、花草魚蝦,潺潺流水間,幽幽傳來的古曲琴音,讓人不自覺就內心寧靜。
沒上菜前,他們在木桌上喝茶聊天,上菜後,依然用這張別緻的木桌。
何炯和汪寒愛看書是出了名的,哪怕現在還沒有未來的積累,但言語間已經體現出來,讓寧遠這個老男人跟他們聊天,感覺很舒服。
“夢想是什麼,夢想就是一種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汪寒笑道:
“所以我現在不覺得累,反而每天都是幹勁,再說現在學的東西,比以前在學校多太多了。”
何炯深有同感的點了點頭。
寧遠也笑了笑,然後說道:
“那位偉人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其實實踐也是學習知識的最好方式,光看書理解不了,但在工作中遇到問題,看別人操作或者請別人指點,就會記得很深刻。”
何炯訝異的看了寧遠一樣,笑道:“非常正確,不過你還沒工作吧?”
“但我已經入行超過半年了。”寧遠微微一笑:“以前在表演培訓班裡學那麼久,其實在片場待一天,基本上就懂了。”
說著,寧遠又補充了一句:“不過,想演好,那就靠努力和勤奮了。”
“這倒是。”何炯點了點頭,左手指著菜道:
“來,別光顧著說,吃菜,嚐嚐這道剁椒魚頭,這魚用他們沙城的稱呼,叫鰱子殼,最精華的不在魚肉,而是它的大頭。”
“何老師連這個方言稱呼都知道,果不然不愧是學語言的。”汪寒誇了一記,然後道:
“這道菜一個精華就是作為原料的魚頭,再一個就是它上面的醃椒和辣椒,他們店在郊區農村專門有一塊地,自己種辣椒,自己醃泡,根本不從市場上買那些泡椒,所以辣味非常棒。”
“要是能在他們這裡買一點,我倒是可以做著試試。”寧遠道。
何炯和汪寒都上下打量寧遠:“你還會做這個?”
寧遠笑道:“我們老家有一個風景區叫南灣湖,其實就是南灣水庫,裡面的特產就是這個,我們叫南灣魚或者胖頭。”
“對對對,它頭大,所以也有胖頭的稱呼。”汪寒道。
“怪不得。”何炯也恍然:“不過你這個年齡的學生,會做飯的可不多,現在都是小皇帝小公主。”
寧遠哈哈笑道:“我八零年出生,勉強算是八零後吧,其實大部分八五年以前的八零後,都算不上嬌生慣養,因為小時候生活條件還是很差。”
“八零後?”何炯和汪寒對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