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輩子,寧遠獲得類似的最佳新人,比現在晚了十年。
剛入行的前幾年,寧遠大都演一些小角色,因為相貌的關係,基本都是耍帥的花炮,後來再看當初演的:什麼玩意兒啊這是。
女人是花瓶,男人是花炮,沒毛病。
要不是那張臉,估計都沒導演願意要他。
沒科班學習的經驗、沒演技,寧遠只能自學,或者向同劇組的一些演員請教。
有的會像鄭佩這樣,有問必答,有的就隨便敷衍兩句。
更有甚者,寧遠剛到跟前沒說兩句,就被助理推開了,而正主眼皮子都沒抬一下。
不僅如此,一些觀眾還會罵他面癱。
正是經歷了這些,才讓寧遠發狠,勢必要混個模樣出來。
所以,在那之後,寧遠不再接偶像劇,而是自己託關係求一些試鏡資格,投資大小沒關係,重要的是劇本和角色。
一旦拿到資格,寧遠就全身心投入的去揣摩、寫人物小傳,一點點對著鏡子練,手的動作,腳的站姿,一個眼神的轉動,都透過人物當時的心境來表現。
功夫不負有心人,試鏡時,寧遠終於拿到一個心儀的角色,儘管是小成本製作,但寧遠不在意,因為他覺得這部劇不錯,這個角色也有極大的發揮餘地。
最後這部劇被一家省級衛視的下屬臺買斷,然後在他們晚間播出。
儘管不是衛視,但小成本能有這個結果已經非常不錯了,要知道每年投拍的庫存片,和播出的比例,最多也就十比一。
能在電視上播出,就已經超過其他百分之九十的劇了。
雖然小成本,但導演和製片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去奮鬥,對演員的要求很嚴格,再加上劇情也不錯,結果不言而喻,小火了一把。
如果不是演員除了男女主外都不太出名,可能還會再上一個臺階。
但對寧遠來說,第一次的突破,成功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年底的電視劇評選,這部劇提名了好幾個獎項,但博弈的結果,就是最不起眼的最佳新人給了這部劇,給了寧遠。
因為在提名的幾個獎項裡,只有最佳新人除了寧遠外,其他演員沒法服眾。
有了這樣一個獎項,還有他在戲裡展示的可塑性,寧遠就有了高質量的試鏡邀約,才算是正兒八經邁出第二步,可以挑戲了。
坐在回京城的飛機上,寧遠又忍不住想起往事。
過往都成雲煙,把握眼前。
按照孟輝說的,這次提名的最佳新人有五個,除了他之外,就鄧朝稍微有潛力,但現在評委的意向是,寧遠的表現更有張力,把人物刻畫的非常到位。
而鄧朝,不能說表現不好,但受制於劇本,沒有寧遠那麼大的人物性格變化。
孟輝之所以知道這個,還是曹院長透露的,這也不是什麼秘密,都擺在明面上評,不存在什麼操作。
對此鄧朝也有自知之明,還給寧遠打電話提前恭喜。
“寧遠,請客!”
寧遠就納悶了,為什麼一有喜事,就非得請客?為什麼不是你們請我?
就非得吃嗎?
還別說,在劇組吃了將近一個月的盒飯,腸子裡的油都快刮乾淨了,再吃這些,真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