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三潭霧泉深處。秀緣躬身立於師尊身前,稟明青玉真人想要自己執掌法殿之事的始末。
“此事我已知曉,你可放心作為,也算是對你的歷練,如有棘手之事,可直接回稟青玉。”老者說道。
“自是不必勞煩師尊,只是近日修行疑惑,不得其法,還望師尊解惑。”秀緣道。
“而今你也不必問我,你的惑只能自己解,大道千萬,修道之人何止千萬?我之道非你之道,傳你天罡五雷咒,是因為你極陽之體極為契合此道法,不然匆匆十年,任是你天妒之資也不可能修至小成境界,非一甲子之功不可。天師境乃修道分水嶺,猶如仙凡之別,步入此境界方才是開啟正真的修道之途,以你如今修為,典籍和前人之書已是作用寥寥。若你如門內弟子一般循規蹈矩,沿襲前人之道,或許有些許作為,但終歸不過一捧黃土。”老者循循善誘。
“弟子愚鈍,如不修前人之道,天地之大,我以何為道?”秀緣請教師尊。
“何為天師道?以天為師,以地為道,以萬物為道!天地容納萬物,萬物滋養天地,佛經也曾言: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世間萬物皆可為其道,皆可是天道,亦是造化之道。你如今要修的是你的道,你即為道。”老者道。
“以天為道?以地為道?以萬物為道?以我為道?”秀緣不得其解,沉思良久。
“修道之人即是順天而行,也是逆天而為。你繼任法殿,宣喻法旨也曾有言不可枉窺天機。為師閉關窺伺天機,已是忤逆,十年之內不得出青城一步,否則必當天譴。”老者搖頭無奈。
“師尊!”秀緣知道師尊暗自窺伺天機是為自己,不由擔心。
“不必擔心,為師自知分寸。天師道何其艱難,我青城滿門天師境修士不過寥寥十數位,至於天師境之上更是屈指可數。當年你為棄嬰之時為師就注意到了你,遂待你成童收你為徒,或許你能解青城之危。”老者道。
“青城之危?我青城道門根基深厚,香火鼎盛,有何危機?”秀緣問道。
“此乃天機。日後你自會知曉。”老者不願多言,秀緣也不能追問。
“那幽潭之中似有戾氣,以我如今道心穩固也偶感心驚,師尊可曾知曉?”秀緣想到了在幽潭邊打坐時候感應到的戾氣。
“此事你不必多問,待機緣到了,你自會知曉。此物也只有你能化解。你且好好修道吧。”老者也是不說,似是諱莫如深。
“師尊,弟子愚鈍,恐會負師尊教導。”秀緣苦笑。
“秀緣!勢不可為,天道使然,你且下山去吧,若你能尋得一絲機緣,或可得到一身造化。但你謹記,妖魔鬼物皆可斬,紅塵世俗之事不可沾染。”老者開口道。
“師尊!子弟知曉,但不知往何處去。”秀緣皺眉。
“隨性而為吧,等你修得三千青絲,方可修法身,成正果,雷咒之法亦可大乘。”老者一擺拂袖,閉目清修了。
秀緣自洞中出來,仍是疑惑。師尊要自己入世,往何處去尋覓自己的機緣?不如問問青玉真人。
老君閣。
“掌門真人。”秀緣來到老君閣對青玉真人作揖。
“秀緣,有何要事?”青玉真人問道。
“師尊要我入世行走,我代掌法殿,外門眾符師我一概不知,而內門一切按規矩行事,不知外門符師多集聚何處?”秀緣問道。
“呵呵,我外門符師皆修符道,行走天下,多處理妖鬼靈案,每個城市皆有據點,也有主事之人。如遇棘手事件便上報內門,由法殿派出執事處理。不過一般陰魂鬼物作祟,外門符師皆能料理,倒也無需勞累法殿。不過上月,法殿來稟,長白山有符師死於非命,臨近據點派出人手詳查,卻一去不回,接連三批人手共八位符師失蹤,此事蹊蹺。外門不敢再隱瞞,遂上報內門,而你這幾日才接任法殿,也只熟悉內門之事,所以你應當還不知曉,既然你要入世歷練,不妨去看看,遇事可自行定奪。”青玉真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