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謀定江山> 北境玄雀 第四十六章 鑼鼓聲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北境玄雀 第四十六章 鑼鼓聲響 (1 / 2)

灰鷲軍統帥嶽寒枝,因為其子嶽橫天之死,大鬧輕風曲。最後硬是逼的沈帥斷了沈乘月一臂,又將其逐出了大漢疆域。即便是沈帥給了嶽寒枝這樣的交代,也無法徹底平息灰鷲軍統帥心底的喪子之痛。

雖然不能再聚兵輕風曲,可灰鷲軍和沈家,甚至是和黑鴉軍的隔閡都已經生成了。因此,嶽寒枝很樂意給黑鴉軍找一些麻煩。於是他一邊放出風聲,此次新兵大選中,誰願意與黑鴉軍同進退,便是與他嶽寒枝為敵。而另外一遍,他乾脆果斷的命黑鴉軍透過第一層試煉的兩名新兵放棄大比,為的就是讓紅纓三人孤立無援。

黑鴉軍雖然是玄雀旗下五軍之一,可近些年卻是人才凋零,少有修士。先前全靠沈乘月頂著,他是玄雀軍年輕一輩中的翹楚,理所當然的能扛起大旗。可他走後,黑鴉軍中修士罕有,能符合玄雀堂新兵大選要求的,更是少之又少。玄雀堂給他的名單中,只有李安民,陳凡凡,紅纓,蔣通,袁留五人。若不是胡邊草感知到了流螢體內的陰氣,於是豁出臉皮央求沈帥,也不會加強流螢的名字。

可天意弄人,這次玄雀堂新兵大選居然分為了三輪,而第二輪還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可偏偏流螢天賦尚未覺醒,本就沒有什麼實力,自然無法參與。而蔣通袁留兩人在機緣巧合之下愣是成了三先生沈渡遼的弟子,也不必再參加試煉。

於是嶽寒枝陰謀得逞,一時之間李安民焦頭爛額。

雖然自己的實力較之尋常軍士要強上不少,可畢竟自己修煉之徒全憑自己摸索。摸著石頭過河,不僅容易跌倒在河裡,而且速度也很慢。在第一輪的比試當中,李安民就發現自己的實力在備選之人中並無什麼優勢。若是第二輪比試失利,自己將會錯失進入玄雀堂的機會,失去覓得一良師的機會。

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李安民憂心匆匆,擔憂老爹的安危,擔憂流螢體內的陰氣,也擔憂那個在軍中隱藏至深的神秘人。

夜已經深了,李安民盤膝坐在床頭,一遍一遍的執行著呼吸之法,幽冥氣環繞在身上,久久不散。

突然,“嗖”的一聲響起,一支響箭飛來,上面綁著一張紙條,直直的釘在牆柱之上。李安民猛然驚醒,他飛身而起,順著響箭飛來的方向追尋而去,可到了室外卻發現外面空無一物。

追尋未果,他只好折返回房間。

李安民打量了一下那支響箭,發現其極為古樸,並無特殊之處。他取下響箭上的紙條,看到上面的一行小字後,李安民臉色驚變了幾分。沉思片刻後,他把響箭收好,小心翼翼的貼身存放。然後開啟燈罩,將紙條付之一炬,看著化為飛灰的紙條,李安民雙眼之中多了幾分迷惘,緊緊的握住了拳頭。

“咣”“咣”“咣”

一陣銅鑼聲響遍小樓,李安民想起了方才的紙條,驚詫之下連忙跑了出去。剛一出門,就見到一個長衫儒生正提著銅鑼在各個參選之人門口敲個不停。

李安民本就未眠,又加上先前響箭的驚嚇,他衝過去一把抓住了儒生的胳膊,冷聲喝問道:“你是個人,意欲何為!”

長衫儒生突然被人抓住了胳膊,猛地後頭,就看到李安民兩眼通紅,透著血絲。他當即也被嚇了一跳,連聲說道:“我乃玄堂教習張牧之,奉大先生命喚醒大選諸生到校場集合,開始第二輪的比試!”

李安民聞言,知道是自己過於緊張了,他抬起頭來一看,望見了浮雲遮月,驚疑道:“現在?”

“那是自然!”那為喚作張牧之的教習瞪了瞪眼睛,沉聲回答道。說完,便接著繼續敲起了銅鑼,向前走去。

見各房內都漸漸點亮了燈火,李安民回過神來,朝著校場的方向走去。

還未走到校場,就見校場周圍已經站滿了一圈兵卒,約莫百餘人。他們手持火把,表情肅穆。與玄雀旗下五軍一樣,他們也是個個身著黑甲,可戰袍後面的標誌卻極為特殊。這個標誌李安民見過,正是輕風曲事件中,沈破虜所率鴻羽騎旗幟,一根羽毛,名喚鴻羽旗。

這些兵卒,應當與鴻羽騎一樣,也是沈傢俬下豢養的修士私兵。

白晝裡的看臺上以大先生為首,站著八個人。他們個個神情嚴肅,一字排開,紛紛將目光落在了第一個抵達校場的李安民身上。李安民打量一眼,發現廖賢才和夏言溪也赫然在列。

“咦,李安民怎麼如此迅速,莫不是在軍中養成了枕戈待旦的習慣?”沈樵蘇見李安民衣衫整齊的第一個就趕到了校場,忍不住出聲說道。

“見過大先生,見過廖師,見過夏醫師。”見他們將目光落在了自己的身上,李安民便拱手行禮道。李安民頓了頓,看到其餘五人也是身著長衫,他便猜到了幾人的身份,接著說道:“見過諸位教習。”

“回稟大先生,屬下只是憂心第二輪比試,內心焦急,還未入眠。”李安民對著沈樵蘇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聽到李安民的回答,又見少年猜到幾人身份,大先生看著少年,輕輕一笑說道:“是個聰明人。”

尋常人聽到了大先生的問題,即便不是養成了枕戈待旦的習慣,也會隨口應承下來,以期在眾人心裡留下一個好印象。

可李安民非但不說著大先生的話語接下這個表現的機會,反而是老老實實的說出了自己內心的忐忑。沈樵蘇自然知道李安民的想法,少年這般回答不是他老實,更不是他木訥,愚笨。如今這種場面,在場的哪個不是聰明人,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才是最正確的選擇。所以大先生誇李安民聰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