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章 影評! (1 / 2)

影片雖然結束了,觀眾卻意猶未盡,為《讓子彈飛》送上了雷鳴般的掌聲,這是一部從頭燃到尾的電影。

這部電影看的所有觀眾心裡直呼一個字“爽!”,《讓子彈飛》看的是酣暢淋漓,所以無數的電影院播放《讓子彈飛》的放映禮,每有給力臺詞出口,總有觀眾大叫‘牛逼’。

這是一部非常‘爽’的商業片,也有很多的暗喻,不過觀眾們大都只感受到了電影的‘爽點’,至於其他的…

當晚,關於《讓子彈飛》的影評也如雨後春筍般在網上散發出來。

一網友觀看完後點評道:“看的零點場,很少有電影能讓我這樣衝動,幸好這部電影值得,讓我一天之內看了三遍,仍然意猶未盡!

前些日子讀木心,有一段話我很喜歡,他說:“宋詞是唐詩的興盡悲來,對待自然的態度轉入頹廢,梳剔精緻,吐屬尖新,儘管吹氣如蘭,脈息終於微弱了。”我很喜歡他提到的“氣息”和“脈息”這兩個詞,讓我想起電影。在我看來,如今的臺灣電影和島國電影不免給我這種感覺:精緻清新,但是脈息微弱,格局小了,不再有豪壯狂放的氣象。

看《讓子彈飛》是酣暢淋漓的體驗,整個電影院都在沸騰。每有給力臺詞出口,電影院裡有人大叫:“牛逼!”就像聽搖滾演唱會,很難在椅子上安坐。搖頭擺尾,大聲爆粗,都無所謂,因為大家都差不多,跟子彈一起飛了。之前看華夏電影很難高潮,因為不給力,因為找不到G點,如今不但有高潮而且多重高潮,真的爽到,確實不容易,陳永仁導演牛逼!

我卻一直在想脈息和氣象這兩個詞。電影一開頭,土匪們縱馬躍出山林,那一組日光下漂亮的移動鏡頭,只有黑澤明的電影裡才有。最後的高潮,山林中打鬥,不過寥寥數人,卻覺有千軍萬馬。李安說,電影有幾個要素,思想,感情,運氣,技術,最後是個性。陳永仁的這部電影全是個性。一個人怎麼能這麼霸道的自戀,這麼自戀的霸道,這麼自戀而霸道而讓人喜愛呢?因為他的個性深處是敞亮和單純。

他信奉的那些東西,久遠而浪漫,比如男子應該醉臥美人膝醒斬仇人頭手中刀一把快意雪恩仇,比如男兒膝下有黃金應該站著掙錢站著花錢沒什麼值得跪下,比如不好來的錢應該好散,散給什麼人?散給世上受窮的人。這些東西,我們在古早的小說裡見過,在傳奇的故事裡讀過,小時候也在我們的血液裡沸騰過,以為天經地義。那時候的英雄梟雄是穿漆黑大氅的虯髯客,是像金子一樣赤誠的男子,但是後來,這種趣味不再有人認同,不知何時,英雄也變得暗淡,晦澀,落魄和齷齪,怎麼就變成身份曖昧心事複雜一臉胡茬和倒黴的中間人了呢?上課時老師說,這呼應了時代精神,將英雄凡人化,人性化。但是我就是覺得,不管怎麼說吧,太不給力了。

其實給力,就是氣息壯,力道足,不給力,就是氣息微,力道弱吧。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氣息,一個朝代有一個朝代的氣息。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氣息。像李大導張大導,我的感覺是,人近老年,氣息衰微,雖有外殼莊嚴,裡面已經是入不敷出。所以把玩糾結,把玩精小,當年氣壯山河,如今是江河日下。手藝還在,那股子悠悠盪盪豪豪壯壯的氣,沒了。

說了這麼多,該有人說我只講虛的,不見實的了。我看子彈,最大的感受就是,陳永仁導演真是把好刻刀啊。演員就像石材,導演就像是刻刀,印刻得好不好,要看他怎麼把握材料。陳永仁導演幾乎從不失手。

舒淇在子彈裡演一個有情有義有欲的妓女,那麼鮮活水靈,一個擰過來的背影,一個斜斜的眼風,風騷入骨。

葛大爺在《趙氏孤兒》裡只有單一的表演,因為角色單一,但是在子彈裡,他呈現出他最好的表演。葛大爺最大的特點就是,悲喜難分,在極端的悲中一轉眼,滑稽相又出來,在滑稽中悲愴陡然疊加,滑稽又嘲諷了悲愴,滋味複雜難言。唯有複雜,所以豐富。葛大爺的複雜豐富,一直以來被低估,慣常讓他演大喜,演大悲,卻少有悲喜難分。子彈裡他演的馬縣長,是整部電影裡最精彩的人物,我覺得甚至也是本年度電影中最精彩的人物。

這個小人物貪財怕死,狡黠圓滑,卻又那麼嫵媚可愛,貼心貼肺。因為他的惡,是人性本身的惡,貪婪,好色,怕死,不是非人性反人性的惡。這種小奸小惡就像某些人臉上的痦子,生動而親切。張麻子剛強,他柔媚,一張一弛,非常般配,再看看他們偶爾調調情,真是賞心悅目啦。而且他演活了一種有華夏特色的人物:師爺。師爺是什麼人物?是站步高,留步寬的人物,但是他自身沒有下棋的權力,只有觀棋的權力,有出招的本事。他就像烏龜一樣,有時也會探頭探腦一窺究竟,到了險惡之地又會立刻縮頭回去,打死不出頭。他們世故通達,最會揣著明白裝糊塗。在華夏,不會做人,就沒法做事。世故即經營人際,最高明的世故是,他不全是為了人情,也不全是為了功利。在人情份上,功利你不得不給他五錢,在功利面前,人情他也替你擔待三分。但也就是這三分五錢的交情,大難臨頭,他又是鐵甲烏龜一隻。

要說缺憾,我覺得是發哥演的黃四郎。土匪和師爺,妓女H縣長,都是接地氣的人物,唯獨這個縣城惡霸,卻顯得不那麼正宗。他的手段毒辣,做派周到,亦紳亦匪,是個複雜人物。但是那時不時往外蹦的英語單詞兒,那股子來自西方的紳士做派,總是透著奇怪。師爺千百年來都有,這個土匪雖然聽莫扎特,但有留洋背景,也算解釋通順。但是這個紳士風度的縣城惡霸,顯得沒有根基。我覺得要是能把官場上的一些人物,有官威也有官心的人物,寫進去,就更有意思了。一匪一官一師爺,就好玩了。另外就是,故事的後半部分過分複雜,機關算盡,現實的故事開始走向荒誕,雖然說是風格一種,但是老覺得不太踏實。

最後說一句,我非常佩服本片中的土匪哨兒。操!這是怎麼想出來怎麼考證出來怎麼編進去的啊?嘯聚山林,就是這麼個嘯法吧!土匪哨兒一響,電影的神采多了三分!”

這篇由網友寫的影視也獲得了很多點贊,無數影迷留言道“雖然看不懂,但你字多,你牛逼!”,“寫的非常看,可我就想知道為什麼你能看三遍!而我連一場票都買不到。”這篇影評還上了當天的熱搜前十。

這篇影評也欣起了《讓子彈飛》的點評熱潮,無數觀看過電影的影迷粉絲路人們,也紛紛在電影官博下點評道。

網友無敵的我點評道:“今天終於看了今年我最期待的一部電影之一,陳永仁導演的《讓子彈飛》!其實看之前我已經做好了可能會有些失望的心理準備,因為這部電影相對於陳導其他的電影來說,顯得有些粗製濫造了,但看完之後,我才發現我想多了。

當字幕打出的時候,在黑暗中,我默默地流下兩行熱淚,這大概是我第一次在看完一部電影之後不是因為劇情而流淚,我想我之所以會哭,只是因為我被陳永仁導演的才華、誠意以及情懷深深地打動了。

我一直都覺得,以陳導的才華,拍一部商業娛樂大片兒,是一種浪費,因為大片兒那玩意兒,從藝術的角度來說,用之前陳導接受《南方人物週刊》採訪時說的話說就是,它的門檻其實很低,陳導還說有些大片兒導演“拿0.2%的精力把這事給你辦了,然後他在旁邊吃喝玩樂當大款,你在這傻逼似的看著,我覺得這不公平”。

前兩天我說了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想發大財,切記不要挑戰大眾審美,哪怕你也堅信大眾審美是臭狗屎。因為據說在屎殼郎的國度,只有販賣臭狗屎的人才能大獲成功。”當時是因為某些人的小說而說了這段話,說完這段話,我又想到了華夏的電影,自從陳永仁導演的一部《無間道》後,開啟了華夏大片時代。而華夏某些所謂的大片兒導演其實也是在製造並且販賣臭狗屎,他們也因此而大獲成功。

記得幾年前我在某公司工作,那家公司的總經理對我說的一句話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她對我說:“最重要的是渠道,只要有渠道,你就是把垃圾塞進渠道之中,也不愁賣不出去。”我想華夏某些所謂的大片兒導演肯定也深諳這個道理。

還好華夏還有陳導、張導這樣的導演,他們有了足夠的資本去拍大片,但他們沒有加入製造並且販賣臭狗屎或垃圾的的電影導演的行列。

蔡國強有句名言:“藝術可以亂搞”,他還說藝術首先是好玩的,可悲的是,目前華夏的很多大片兒導演連亂搞都不會,讓他們拍出一個好玩的電影更是比登天還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