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衍驚疑道:“大王答應了?”
使者搖搖頭道:“大王非常震怒,但韓國新鄭的態度十分堅決,韓相申子直言,若我魏國侵犯少梁,他韓國的軍隊將立即撤軍。”
“……”公孫衍皺著眉頭捋了捋鬍鬚。
事實上,他魏國其實早就知道申不害在今年四月末時去了一趟少梁,與少梁結成了某種同盟,這件事令魏王十分惱怒,但礙於當時秦軍進犯河東,他魏國希望得到韓國的幫助,才沒有為此與韓國撕破臉皮。
沒想到韓國在維護少梁這件事上,態度竟如此堅決,不惜得罪魏王都要維護少梁。
那麼問題就來了,倘若少梁的軍隊加入到了秦軍一方,他魏軍這邊的韓軍,是否會全力以赴呢?
“大王對我可有什麼指示?”公孫衍正色說道。
聽到這話,那使者回頭看了看帳外,隨即走上前一步,低聲對公孫衍道:“大王假意答應了韓國,是故希望相邦先與韓國的軍隊一同收服河戎,然後再對少梁用兵。”
原來如此!
等到他魏韓聯軍擊敗了秦國再對少梁用兵,介時韓國難不成還敢為了一個少梁與他魏國撕破臉皮?
“我明白了。”
公孫衍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
同日,韓國新鄭亦派使來到了蒲阪,向韓舉傳達了新鄭的指示。
得知此事,公孫衍便派人將韓舉請到帳內,笑問道:“將軍既已收到新鄭的指示,不知你我兩軍,幾時進兵河西?”
韓舉不亢不卑說道:“既兩國已就此事達成默契,末將自然願意聽從魏相的指示,何時進兵河西,魏相做主即可,我無有不從。只不過據我所得到的命令,貴國也承諾此次不牽扯到少梁,無論少梁的軍隊是否出現在秦軍那邊,我希望魏相恪守貴國的承諾,莫要讓我為難。”
“當然。”
公孫衍笑著點點頭,隨即說道:“既然如此,我等明日就進兵可好?”
韓舉抱了抱拳,表示願意聽命。
而與此同時,李郃帶著一千名奇兵、二百名陷陣士以及韋諸麾下五千兵卒從少梁進入了河戎國境內,一路來到了臨晉。
當時嬴虔正在臨晉的東城門樓上與公孫壯、公孫賈、繆琳、計良等將領商討如何抵擋魏國的反攻,忽然得知少梁派援軍前來,在場所有人都莫名錯愕——少梁,居然真的派兵來增援他們?
說實話,雖然他秦國與少梁簽署了‘共守之盟’,但其實秦王也好,嬴虔也罷,都沒太把這個同盟當回事,畢竟少梁總共也才兩萬軍隊,而且還是抽空了國內十五歲至三十五歲的青壯,若他秦軍在一場戰役中吃了敗仗,難道多了這兩萬軍隊就能打贏了?
怎麼可能!
在嬴虔乃至秦王看來,共守之盟最大的意義就是防止少梁倒向魏國,甚至於在必要時,拿少梁作為誘餌誘殺魏軍——未曾經歷過少梁之戰的人,絕對想不到少梁人究竟有多麼難纏!
可沒想到少梁居然還真的信守承諾,派兵來援,這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嬴虔笑著對在座諸將道:“諸位,去看看咱們的援軍。”
諸秦將相視而笑,跟著嬴虔來到了北城門樓,眺望北方。
不多時,一支約五六千人的軍隊緩緩而來,隊伍的前頭高舉兩面旗幟,一面是‘東梁’、一面是‘舊梁大夫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