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的四方會談,秦魏雙方最終還是因為安邑的歸屬而未能談妥。
待會議結束後,衛鞅趁著四下無人,不悅地詢問嬴虔道:“為何答應將皮氏劃歸少梁?”
嬴虔皺眉瞥了一眼衛鞅:“早在進兵河東之前,我與李郃便約定此事,那時我記得你也答應了……”
“此一時、彼一時。”衛鞅正色打斷道:“當時我以為魏國與少梁註定交惡,似這般我大秦得河東,少梁得皮氏,倒也並無不妥;豈料今日魏國竟不惜放低姿態、折損顏面,也要與少梁恢復邦交?”
他直視著嬴虔說道:“你應該明白,若魏國放低姿態與少梁言和,他日少梁未必還會站在我大秦這邊!”
“呵。”嬴虔嘲諷般輕笑一聲,旋即反問衛鞅道:“那你說該怎麼辦?違背昔日與李郃的約定,拒絕少梁的訴求,與少梁反目?”
“……”衛鞅鮮有地被嬴虔問住了,被問地啞口無言。
事到今日誰還敢輕視少梁,將少梁視為一般的小國?
此次若非少梁助他秦國一舉奪取安邑,他秦國早就撤回河西去了,搞不好眼下正在艱難抵擋龐涓兇猛的攻勢。
還有諸如安邑之戰、曲沃之戰,正因為有少梁相助,他秦國軍隊才能屢屢化險為夷,勉強抵擋住龐涓率領的魏軍,甚至於反過來將龐涓逼到陷境。
倘若因為一個皮氏與少梁反目,且不說秦國迄今為止對少梁輸出的善意會化為烏有,待下次魏軍展開反擊時,少梁或許會站在魏軍那邊。
魏武卒加少梁奇兵,這組合想想就讓人感到絕望。
這次他秦軍能在少梁奇兵的協助下一夜奪取安邑,甚至一夜奪取軹邑與河陽,他日魏軍同樣也辦得到。
基於此,嬴虔認為即使不能阻止魏國與少梁改善邦交關係,他秦國亦不可與少梁交惡,最起碼要讓少梁保持中立。
對此衛鞅搖頭說道:“這背離了我大秦對少梁的掌控,打亂了三國關係,抬高了少梁的地位,這……並非好事。”
“……”嬴虔默然不語。
他當然明白衛鞅的意思。
此前秦、魏、少梁三方的關係,是少梁必須依靠秦國或魏國的力量,才能避免被另外一個大國所吞併,可如今卻演變成,秦、魏兩國需要拉攏少梁才能戰勝對方,這就使得少梁具備了‘左右逢源’的資格,對於他秦國而言當然不是什麼好事。
可問題他秦國能拒絕少梁麼?
一旦少梁倒向了魏國,魏梁聯軍保準叫他秦國將先前所佔的土地全部都吐出來。
“為今之計,唯有進一步加強與少梁的聯絡……”
嬴虔沉吟道:“以我這段時間與那李郃的接觸,他雖是魏人,卻十分不滿魏國的種種政令,反而傾向於我大秦的政令……”
衛鞅聞言臉上露出幾許古怪神色。
說起這事他也稍稍有些自豪,畢竟他提出的《軍功爵法》,那李郃稍微改動了一下就變成了少梁版本的軍功爵法,兩者最大的區別僅在於他秦國賜予有功之士爵位與相應的土地,而少梁則將‘相應土地’折算成了糧食。
不過也正因為這,衛鞅始終對少梁抱持有一絲警惕。
在他看來,倘若他秦國是還未脫閘的猛虎,那麼少梁就是一頭潛力非凡的雛虎,雖暫時看似無害,但幼虎終會逐漸長大,若不能加以限制,他日極有可能對他秦國造成威脅。
好在這頭雛虎自己套上了一件名為‘墨家’的枷鎖,否則衛鞅實在不敢養虎為患。
沉默半晌後,衛鞅正色說道:“此次與魏國和談之後,你我有必要與大王重新探討對少梁的邦交之策……”
嬴虔瞥了一眼衛鞅,沒有說話。
而與此同時,在安邑城內李郃臨時的府邸內,李郃、王廙等人正設小宴宴請韓相申不害。
只見李郃親自為申不害舀酒,笑著說道:“今日,多謝申相了。”
別看今日嬴虔一口答應了少梁的訴求,但真正的助力還是申不害,正是因為申不害暗中支援李郃,才使得少梁無驚無險地得到了皮氏。
“哈哈,子梁言重了,老夫愧不敢當啊。……少梁乃我國盟友,老夫自當為少梁說話。”
申不害笑吟吟地看著李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