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傳媒集團這一次向全世界推送的直播,在時長上,跟之前的幾次直播不是一個級別。
之前的直播,最多也就是八個小時,甚至還有隻有幾分鐘長短的偷拍直播。
而這一次直播,一直持續了三十六個小時,也就是兩天一夜。
這也是狩獵隊穿越整片荒原花去的時間,他們一刻都沒有休息。
荒原地底下的這種東西,到底叫什麼,名字已經公佈了。
兩個名字,一個叫做“林蘇蟲”,這是奇異生靈研究會公佈的。
另一個名字叫做“黑暗曼陀羅林朔蟲”,這是國際生物研究會公佈的。
當然這兩個名字在性質上只是俗名。
正式的學名,要等到對這個物種進行考察研究,依照生物學上對生物種類的命名規則,用生物學上的“雙名命名法”去給出學名,這事兒現在還為時尚早。
這個東西的發現在生物學上造成怎樣的震撼先不說,因為從事這項研究的畢竟是小部分人,僅從大眾視角而言,雖然它們的形象並不如何面目可憎,可它們這種極為隱蔽同時又無堅不摧的物理攻擊手段,還是讓人覺得不寒而慄。
這場耗時漫長的直播,鏡頭下的主角,毫無疑問是蘇鼕鼕。
因為她是直面這種令人膽寒的生物,負責給整個團隊趟雷的。
每一次進入新的網格地區,她都是身先士卒,先去查探這個區域內“林蘇蟲”的攻擊特性。
而且她還有勇有謀,想出了一個“揹包替身”的招兒。
讓狩獵隊其他成員把揹包交出來,她趟雷的時候帶過去。
這樣在同一時間內,林蘇蟲感知的攻擊目標就足夠多,在樣本量足夠大的情況下,往往能一次就摸清楚規律。
正如林朔之前預判的那樣,每片區域的林蘇蟲,攻擊特性並不完全一致。
有對多個目標同時發動攻擊的,不過攻擊間隔時間長一些,這樣反而威脅不大。
也有隨機選取攻擊目標的,並無特定的規律,這個威脅大。
因為大夥兒自己沒法預判,只能完全聽從蘇鼕鼕的口令,這會更考驗獵人自身的反應速度和身體爆發力。
好在整支狩獵隊,在經過第一片區域的磨合之後,默契進一步提升。
傳承獵人們聽從蘇鼕鼕的號令躲避攻擊,逐漸顯得遊刃有餘。
而魏行山也是個要強的人,在鏡頭面前他不想一直待在林朔肩膀上。
到了第二片區域,他想嘗試一下獨立行走。
於是林朔貼身護著他,試了幾次,發現還行,老魏沒他想象的那麼弱雞,反應速度和身體爆發力硬是可以,躲得開。
這麼一來,整個狩獵隊在應對這片荒原的時候,全員的能耐都算是站得住了。
儘管過程艱辛,但一路下來總算是有驚無險。
到了第三天傍晚,狩獵隊一行六人,全員透過,終於踏上了這裡的山脈地形。
這一路就路程而言,其實也就一百多公里,這個距離下的徒步前進,對狩獵隊這些人的身體負擔並不算很大。
主要是精力消耗巨大,這一路腳下是沒有容錯率的,一旦失誤就命喪九原,所以精神高度緊張。
一旦熬過這段距離,狩獵隊裡的每一個人,包括林朔在內,都癱在地上,一邊喘著粗氣,一邊看著已經暗下來的天色發愣。
林朔到了這會兒,是真累了。
換做以往,這一百多公里的鬼門關還不會讓林朔如此疲倦,主要是他之前就已經好幾天沒閤眼了,疲勞是進一步累積的。
再加上一路上還得特別留意魏行山,貼身護著,那是一刻不敢分神的,兩天一夜,神經都快崩斷了。
他是真想趕緊睡一覺再說,可現在還不行。
都累趴下了,沒人警戒。
這裡已經是石山地形了,這連綿起伏的群山裡頭,不知道藏著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