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逸仙之前在天坑裡的聲音,是從四面八方傳來的。
聲源其實只有一處,只不過這裡的坑壁互相反射聲波,造成了這樣的聽覺效果。
這一趟神農架之行A
e沒跟來,沒有蘇家人的“聽山識途”絕技,想從這些話語聲知道這馬逸仙身在何處,確實很困難。
好在林朔有“聞風辨位”,聊了這麼半天,已經能知道馬逸仙的所在。
人在東邊,藏得還挺深。
林朔帶頭,順著氣味穿過坑底這片茂密的森林,不久就走入了坑底的陰暗處。
這裡終日不見陽光,空氣潮溼而又陰冷。
即便以賀永昌的視力,到這種地方都有些抓瞎,林朔和苗雪萍那相當於真瞎了。
在這種絕對陌生的環境,林朔不敢託大,從自己的揹包裡拿出一根手電筒,遞給了賀永昌。
目前雖然事情暫時談妥了,可馬逸仙這人還不能信任,林朔自己是隨時要準備出手的。
所以光源不能在林朔手裡,而是交給了賀永昌。
賀永昌接過扭開開關,總算是有亮了。
賀家家主四處照了照,發現是個相當廣闊的空間。
頂端的岩層,隨著眾人的的前行,走勢不斷下壓。
到了距離地面三四米的樣子,高度終於穩定下來。
既然是喀斯特地貌下的天坑結構,周邊的岩層大多是碳酸鹽巖。
神農頂的雪水慢慢滲透下來,與碳酸鈣反應生成可溶於水的碳酸氫鈣,從巖洞頂層滴下來分解,重新變成碳酸鈣。
如此往復,水滴石成,鐘乳石就是這麼來的。
目前這個曠闊的空間,就跟某個宮殿大廳似的,到處都是一根根由鐘乳石形成的柱子。
頂層跟地面之間落差有三四米,鐘乳石從頂端下來已經跟地面連上了,這不是幾百年就能辦到的事情。
這說明眾人目前所在空間的形成歷史,遠比外面天坑的要久遠。
步入黑暗之後,林朔三人大概往前又走了三四百米,周圍的巖壁慢慢就從兩邊逼近了。
客廳變成了走廊,而就在走廊的盡頭,隱隱地有光亮從左側傳出來。
馬逸仙的氣味,就是從光亮裡傳出來的。
同時存在的,還有林朔外公,白經略的氣息。
林朔不由得暗自警惕。
九大護道人其他八個目前都在別處,馬逸仙身邊唯獨留下了白經略。
也不知道這是巧合,還是此人已經洞悉了自己跟白經略的關係。
這幾十米的走廊很快就走到頭了,左手邊有道石門,石門後面是一間石室。
馬逸仙一身白色長衫,就盤坐在石室中央,屁股底下墊著一塊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