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頂上,在又翻過一座山峰之後,一個巨大的坑,出現在林朔一行人眼前。
小八之前說得沒錯,兩座山峰之間的山谷截著兩邊的半山腰,一下全塌下去了。
之所以不叫裂谷,是因為裂谷坡度再陡,也不過是直上直下,而且兩邊有明顯的斷裂痕跡,是長條形的。
目前眾人眼前所見的地質結構,頂上開口的形狀近似於橢圓形,開口小,中腹大,下面顯然還要更寬敞。
這種地形,隕石也砸不出這種效果,只能是長期地質運動的產物,叫做天坑。
這在地質學上,是喀斯特地貌的一個術語,也是國際上為數不多的,以中文漢語拼音命名的術語,英文就叫“tia
ke
g”。
據林朔所知,國內天坑還不少。
根據國際標準,深度和寬度均超過五百米,就要做超級天坑了。
目前全世界所知的超級天坑,也就三個,其中有一個就在國內,離這兒還不算遠。
打這兒往西南過了巫山小三峽,重慶奉節,小寨天坑。
坑口直徑六百多米,深度也有六百多米。
而林朔眼前出現的這個不為人知的“神農頂天坑”,林朔大體目測了一下,起碼可以裝得下五個小寨天坑。
今天天氣不錯,眾人在山頂上觀察了一會兒,都覺得歎為觀止。
這坑太深了,目前這個角度居然看不到坑底,只能看到上半截的坑壁。
眼下已經是初春時分了,溫度雖然還是很低,可山上的積雪正在慢慢消融。
這會兒融雪的水流還不大,順著天坑的坑口慢慢往下滲。
水流滲過坑壁上厚厚的青苔,不知所蹤。
雖然目前這坑到底有多深還沒看到,不過此刻林朔已經有了一個最基本的判斷。
這下面肯定有河道,否則這就不應該是個天坑,而是一個湖泊。
要是沒河道讓水流出去,光每年山上的融水,再大的坑也被水填滿了。
所以下去,應該不算絕境。
那怕遇到最壞的情況,人上不來了,可既然水出得去,人也就能順著水道出去。
從山頂到天坑邊上這段路,林朔跟在最後面,前面開路的是魏行山和賀永昌。
結果魏行山這路開著開著,就走到林朔身邊來了,腳下就跟小腳老太太似的,都不怎麼敢邁步子。
“你怎麼回事兒?”林朔瞟了他一眼。
“平時摔一跤也就摔了,我魏行山皮實,問題不大。這回可摔不起,說不定人就順著山坡滾下天坑裡去了。”魏行山臉上有些不好意思,“小心為上,柳青還等著我回去呢。”
林朔笑了笑:“你越這麼想,就越容易出事兒。”
“呸呸呸!童言無忌!”魏行山趕緊說道。
“行吧,要不一會兒你就別下去了。”林朔說道。
“這可不行!”魏行山眼珠子一瞪,“老林,咱哥倆火裡來水裡去可不止一趟兩趟了,我雖然是條後腿沒錯,可也沒怎麼掉過鏈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