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一邊幽怨著,耳邊聽著苗雪萍在後面叨叨叨地說著,聽著聽著,苗成雲還真聽進去了。
因為這苗雪萍說跟林樂山在山洞裡的事兒,說得很生動。
她說這事兒,跟一般的老孃們兒嘮叨還不一樣,她知道分人物。
當年林樂山怎麼說,她苗雪萍自己怎麼說,然後誰先起得意,誰先動得手。
怎麼動得手,先動那隻手,倍兒細緻。
林朔坐在副駕駛座兒上,原本也是不想聽這些的。
一方面是這實在不像話,另一方面,這段兒他其實早聽過了。
同一件事兒,老爺子當年不知道唸叨過幾回了。
可聽著聽著,林朔也聽進去了。
因為這是一件事兒的兩個當事人,在沒有串供下的兩個版本。
老爺子那個版本,主要講得是自己怎麼坐懷不亂,苗雪萍怎麼勾搭他。
而眼下苗雪萍這個版本,主要講得是自己當時是如何矜持,老爺子怎麼哄騙她。
結果是差不多,可細節對不上。
林朔當然不至於去較真,聽著也就是了。
而且雖然兩個版本的詞兒對不上,可苗雪萍的訴說方式,跟老爺子當年如出一轍,這是說書人的技巧。
眼下國內,說書人很少了,老爺子年輕那會兒,還是有一批老先生的。
說書屬於曲藝,並且在曲藝中地位最高,世人尊稱“先生”。
而在門裡,就有一脈說書的傳承,這是門外曲藝說書的根源。
這一支門裡人,繼承的是春秋時期諸子百家中小說家的衣缽,據說其中修為厲害的,能把人的魂魄禁錮在他訴說的故事裡。
現實不過片刻光景,人其實已經在故事裡過了一輩子。
南柯一夢,說得就是這檔子事兒。
這種說書先生,修行的法門其實跟獵門的三條大道中的煉神差不多。
老爺子林樂山當年年輕的時候,就認識這麼一位老先生。
這位老先生姓查,如今要是活著,應該有一百多歲了。
老爺子當年跟人家學過半年,修行法門當然沒學到,但說書的技巧是學會了,什麼故事在他嘴裡,那都跟真事兒一樣,繪聲繪色,特別生動。
這位苗阿姨,如今倒也有幾分老爺子當年的風采,估計就是在那個山洞裡,聽了老爺子幾段書學的。
可是這種沒有正式師承的偷學,終究還是差了一些。
老爺子當年說這種事兒,男女之間一旦到了最後會有分寸,肯定是春風一度,一句話帶過去了。
這位苗阿姨腦子裡可沒有這根弦,嘴裡的事兒是越來越不堪入耳。
苗成雲反正是個聽熱鬧的,越聽越帶勁兒,林朔卻受不了了。
裡面的男主人公是他親爹,實在聽不下去。
於是林朔說道:“苗阿姨,這種細節真的不用說。”
苗雪萍愣了一下,說道:“可當年你爹跟我說西廂記的時候,這種細節他說的呀,比我現在說得還細呢,當時聽得我面紅耳赤的。”
苗成雲說道,“那是林伯父憋著勾搭您呢。”
“哦。”苗雪萍笑逐顏開,對林朔說道,“你看,你爹還是喜歡我的吧?”
“喜歡。”林朔這會兒也只能點頭了,“他肯定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