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重新開始後,吉爾維森特的球員們,踢得異常謹慎。
兩粒在他們看來屬於意外的進球,徹底打斷了他們的賽前安排。
在隊長魯本·費爾南德斯的組織下,球員們收起了之前的狂妄自大,轉而由一開始的進攻心態,轉為了穩住局面、重塑比賽程序。
這時候,他們已經顧不上對方是不是要擺大巴,他們只想儘可能的先找到比賽感覺。
在這樣的心態影響下,負責在中線開球的前鋒納巴羅,直接把皮球傳給了右中場佩德里尼奧。
泰克塞拉立即就壓了過去。
見此情況,佩德里尼奧不敢大意,直接把球回傳給了後腰維托爾。
但是泰克塞拉沒有停下腳步,他繼續前追,直直逼到了維托爾的正前方。
在犯了兩次錯後,後腰維托爾顯得有些緊張,他不再像過去一樣敢在原地做動作,而是直接把皮球,向後踢給了左中後衛費爾南德斯。
三次向後的傳遞,為他們贏得了陣型拉開的時間。
但是就在費爾南德斯抬起頭,準備去找前場的接應隊友時,他赫然發現……前場空空蕩蕩,哪有半個自己人的影子!
再看時,似乎除了對方的門將之外,場上現有的21個人,竟然全都站在本方的半場。
而更為致命的,卻是對方那個原本是打中場的泰克塞拉,已經對著自己衝了過來。
“這什麼鬼?”
“我的隊友們在幹什麼?怎麼不往前壓?”
無奈之下,受到壓迫的費爾南德斯只能回傳門將,然後便和右中後衛一起,快速地往兩邊拉開,顯然是作好了在後場控球的準備。
與此同時,就在他們跑動的時候,他們的兩個邊後衛,也選擇了向前跑動,而他們的後腰與左中場,也選擇了向後回撤。
一時間,擺在吉爾維森特門將前面的,是四個可以傳球的接應點!
如果是在別的比賽,像這樣的跑動與拉扯,本該得到球迷們的掌聲。
因為對喜歡控球的隊伍而言,這本就是在後場最好的出球與策應方式。
但是這一回,吉爾維森特的門將弗雷林,卻根本沒有辦法短傳。
因為泰克塞拉盯住了左中衛費爾南德斯,托馬斯則盯住了右中衛盧卡斯。
至於回撤的左中場藤本,身邊站的是波爾蒂,而後腰的身邊,則是馬可保羅。
“馬可保羅?你個狗日的不是後腰嗎?你竟然敢壓到我們的壺頂來?”
吉爾維森特門將弗雷林怒火中燒,他認為對方簡直就是在找死。
所以他抬頭看了看,雖然受到視野差的影響,使得他無法準確的看清最前面的情況,但是他心中想的,卻是直接把皮球開過中線,然後讓中鋒納巴羅去追。
納巴羅,當然是會追的,他有著雙速13的能力,確實是比維薛拿的兩個中後衛要快一些。
可是皮球飛行需要時間,只要中後衛的注意力夠集中,那他們就能有足夠的時間,回撤到皮球的落點上。
“砰!”
面對敵方門將的長傳,威爾遜高高躍起,把皮球頂給了克勞德米爾。
雖然對方的右中場佩德里尼奧,已經第一時間就追到了身前,但是克勞德米爾是誰?
他可是33歲的成熟老將,而且傳球、視野、鎮定都超過了13。
於是,克勞德米爾沒有像大多數中後衛那樣,把皮球回給門將。
他採用了訓練中做過無數次的動作,直接用一個短直傳,把皮球踢給了跑回來接球的波納蒂。
此時波納蒂的身後,緊緊跟著東洋人藤本,但是波納蒂本來也沒有打算過人,所以他直接一腳傳球,又把皮球踢給了右後衛胡里奧。
緊接著,波納蒂直接向後奔跑,在脫離藤本的同時,也為自己獲得了一個小範圍的無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