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此地還沒有民用高科技企業,雖然有很多優秀大學;可學生們畢業之後,大多選擇到東海岸尋找工作機會。斯坦福大學一個才華橫溢的教授弗雷德特曼發現了這一點,於是在學校裡選擇了一塊很大空地用於不動產的發展,並設立了一些方案來鼓勵學生們在當地發展自己的創業投資事業。」磾
「在特曼教授指導下,他的兩個學生威廉休利特和
戴維帕卡德在一間車庫裡憑著538美元建立了惠普公司;一個跟NASA及美國海軍沒有任何關係的高科技公司。這車庫現已經成為矽谷發展的一個見證,被加州政府公佈為矽谷發源地而成為重要景點。」
「在1951年;特曼教授又有了一個更大構想,那就是成立斯坦福研究園區。這是第一個位於大學附近的高科技工業園區。」
「園區裡一些較小工業建築以低租金租給一些小的科技公司。此刻,這些公司是重要的技術誕生地,可是在最初卻並不為人所知。」
「最開始的幾年裡只有幾家公司安家於此,後來公司越來越多;他們不但應用大學最新的科技,同時又租用該校的土地。這些地租成為了斯坦福大學的經濟來源,使斯坦福大學不斷興旺發達。他們教授在50年代決定新的基礎設施則應以谷為原則而建造。」
「正是在這種氛圍下,一個著名的加利福尼亞人威廉肖克利搬到此地。威廉的這次搬家可以稱得上是半導體工業的里程碑。1953年由於與同事的分歧而離開貝爾實驗室。離婚之後孤身一人回到他獲得科學學士學位的加州理工學院,在1956年他又搬到了距離母親很近的加利福尼亞山景城去建立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在此之前,尚未成型的半導體工業主要集中在美國東部的波士頓和紐約長島地區。為了公司發展,他特意從東部召來八位年青人,其中就有諾宜斯、戈登摩爾、斯波克、雷蒙德。」
「威廉肖克利打算設計一種能夠替代電晶體的元器件來佔領市場。但在考慮設計得比簡單電晶體還要簡單的這個問題時遭遇技術瓶頸。」磾
「被技術問題難住的肖克利變得愈發偏執,並要求對職員進行測謊;公佈各自薪金,直接惹惱了眾人。在1957年,八位優秀的年輕人集體跳槽。並在一位工業家謝爾曼仙童資助下成立了快捷半導體公司;仙童公司總部位於紐約市,主要經營照相機。」
「由於諾宜斯發明了積體電路技術,可以將多個電晶體安放於一片單晶矽片上,使得仙童公司平步青雲。而1965年戈登摩爾總結了積體電路上面的電晶體數量每18個月翻一番的規律,也就是人們熟知的摩爾定律。這一定律雖然只是由60年代的資料總結而成,但我相信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依然有效。」
「這種事情又不斷上演,脫離控制的工程師不斷建立新公司。1967年初,斯波克、雷蒙德等人決定離開仙童公司,自創國民半導體公司,總部位於聖克拉拉。而1968年仙童公司行銷經理桑德斯的出走,又使世界上出現了超微科技這家公司。同年七月,諾宜斯、戈登摩爾、安迪葛洛夫又離開仙童成立了英特爾公司。目前英特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積體電路廠商,佔有60%以上市場份額。」
「1981年對仙童公司來說就是惡夢的開始。這一年,設在聖何賽的晶片廠發生有毒溶液洩漏,於是公司不得不花費1200萬美元來更換土壤和監測水質。從此,公司開始走向下坡路,最終銷聲匿跡。但人們不會忘記他在矽谷歷史上所作出的貢獻和對於開發單晶矽片的豐功偉績;由仙童僱員所建立的公司在矽谷乃至全美國已超過百家。」
能夠參加會談之人,都不是笨蛋;自然清楚包子軒想要表達什麼意思。難道是想將中關村打造成為美國的矽谷一般的存在。
如果是其他人有如此瘋狂的想法,勢必會遭人唾棄;甚至會被當做是神經病看待。但眼前這位可是世界首富,當然還有一個身份也必須重點提及,圖領獎獲得者。
資金實力和技術實力都不缺,想要作任何關於計算機、積體電路方面的研發,都沒有任何問題。磾
其實包首富原本是想將黑雲小鎮打造成為
矽谷,後來發現太過想當然。單靠玉琳理工學院一家,根本做不了什麼。即便能夠吸引廣大創業者,可因為一些原因,必然會受到很多限制。
反觀中關村卻不同,這裡有著天然優勢;加上京都擁有數十所高校,無論人才儲備,還是其他方面都不缺。目前只是缺少魄力,以及資金支援;但這些在包子軒面前,並不是什麼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