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信對於此時的張宗昌來說,實在是太過於及時了。
因著他與濟城的鄭家父子之間的矛盾,讓他的軍隊陷入到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
整個省政府的官員與地方軍閥們都在跟他打太極。
糧餉眼瞅著就要見底的張宗昌就將日本人的這次合作給當成了最後的救命稻草。
青城鬧事兒了?需要軍隊鎮壓?
他完全可以繞開鄭家父子的糾纏,一路向東,趁王翰章不備,將他手下的兩萬多人直接吞下。
據張宗昌未來山東之前就派出去的探子回報,這位王翰章手下的部隊,真正的精銳不過一萬,其餘的全是為了吃北方政府的空餉而招攬的閒漢。
作為三個月就混成一個大班長的親信回報,王翰章的精銳部隊都在青城西郊駐紮。
若是自己的軍隊連夜兼程,一直奔東,直面的第一線正是王翰章的精銳。
當自己打掉這個難啃的骨頭,那麼整個膠東都會成為不設防的肥肉了。
不過,出兵之前他張宗昌還是要再討價還價一番。
最好這個仗變成日本人出錢讓他去打。
只要有武器有糧草……人自然是要多少就有多少啊!
至於人從哪裡來?
等到他將王翰章的主力部隊給擊潰了,剩下的那些個牆頭草一般混日子的部隊,不就十分自覺的圍繞在自己的左右了嗎?
信心十足的張宗昌那直接就是一個莽啊。
待到王翰章收到訊息的時候,他整個人都驚了。
誰見過哪一任的督軍敢這麼幹的?
從名義上來講,他王翰章也算是張宗昌的下屬啊。
別瞧著張宗昌隱隱有從北方政府脫離的打算。
但是他只要掛著山東督軍的這個名頭,就還算是北方政府的直屬官員啊。
他這是想幹什麼?縱使要發難也必須按照流程來吧?
現如今,他說打就打,果真不虧別人給他的外號張土匪了!
就在王翰章為此暴怒的時候,得了訊息的何基灃卻是與邵年時做了一個緊急的碰頭。
畢竟這件事兒他能說得動自己的長官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邵年時承諾的那一筆資助。
誰成想,在他們看來不過是一點的小事兒,竟是惹得張宗昌的這般反應。
何基灃作為此時間的直接挑唆發起人,自然要找站在他背後的邵年時來商量一番的。
現如今坐在渤海大酒店裡邊,就著那群遊行的工人就開始挖角的邵年時正是開心的時候呢。
因著日本紗廠近萬名的工人罷工,給了邵年時接觸對方工頭的機會。
又因為他所在的大華,最近名聲鵲起,銷售感人,故而這些在日紡織廠的工人們也都聽說了大華的名氣。
在邵年時給出了一個月22塊錢的基礎工資,以及相對合理的上工時辰與日常福利了之後。
就有不少的工人願意解除在日工作的合同,轉到他們大華以及前德耀紡織廠的名下。
當然了,這一切的前提是,他們要將自己在日本紡織廠內的工作押金給要回來。
依照邵年時的推斷,不過幾日,這些工人們就能與日本人的工廠分出一個勝負。
就好像是前幾次罷工的結果一樣,有所妥協,並予以提高。
無論如何,有組織的罷工其結果都要比單獨的工人鬧事的結果要好的多。
也正是在邵年時信心滿滿的時候,何基灃連夜找到了他。
給出了張宗昌的訊息,讓邵年時頓時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