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什麼呢?”
“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感嘆於我手底下的人的優秀吧?”
“我相信邵年時,能將小地方的生意做的風生水起的人,換了一個地方,也不會受多大的影響的。”
“更何況,交到你手中的生意,基本上全在山東省的地界。”
“若是有不開眼的想要找咱們初家人的麻煩,我們就是你最堅強的後盾。”
“有事兒就來公館中說上一聲,自然會有各地方面的人給予你幫助的。”
“待到你將邵民的藥鋪生意給撐起來了,我還有更重要的工作等著你去做呢。”
這話說的很是妥帖,邵年時卻也只能苦笑應對。
若真如同初家老爺所說的那般,那何苦將他從聊城調過來呢。
別說他在來之前沒有做過工作。
這其中的緣由,他在來之前已經託史進錢打聽了一個大概。
最近初家在濟城的藥材生意有些難做。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初家熬出來的阿膠沒有這樂鏡宇的宏濟堂的細膩。
這阿膠盛產之地乃在東阿鎮上。
初家作為傳承多年的醫藥世家,對於這種高階的藥材,都處在壟斷的地位。
在山東,提起吃阿膠,那是產前實補,產後虛補,滋陰補腎,美容養顏。
能吃的起膠的人家都是當地的大戶,每年的銷售額度基本上趨向層層遞增的狀態。
但是從去年起,有一個不守規矩的小子,卻突然闖入到了山東的地界,帶著同樣強盛的名聲以及家傳的獨門配方,來跟盤踞在這裡多年的初家人搶起了這阿膠的生意。
對於此,初邵民是一點準備都無。
因為初家藥材生意的穩妥性,讓大少爺疏忽了。
等到他回過神來,發現一入冬了之後就應該呈現出增長性銷售的阿膠生意不但沒有絲毫的動靜,竟然還呈現出了一股子萎靡的狀態時,他這才察覺出來了不對。
待到他追根溯源發現將初家的藥鋪子給擠兌的沒有生意的人到底是誰的時候,卻發現已經無法從源頭上將其扼殺與杜絕了。
因為這位樂鏡宇在進入到山東這個相對封閉的藥材市場的時候,他並沒有大張旗鼓的先將銷售渠道的給建立起來。
這位樂鏡宇,出身北平同濟堂的七少爺,竟是先潛入到了阿膠的生產地東阿。
在那裡一口氣拿下了三家因為初合堂的緣故而瀕臨倒閉的膠場作坊,收攬了一群以家庭為單位,從小就自己熬膠的手藝人了之後,這才一邊聯絡上了供貨商,一邊在濟城以及就近的東阿尋起了賣膠的鋪子。
待到初邵民發現了這位爺的存在的時候,樂鏡宇已經在濟城的城內開了兩家規模不輸給初合堂的鋪子以及足足有六家規模的工坊。
將生意做的足夠大了。
這時候再要對宏濟堂做些什麼,可就不像是最初時期就發現了那般的容易了。
在濟城的宏濟堂不但賣出了自己的阿膠,同樣的也賣出了自己的名聲。
而一個藥店的名聲,無非是與配料藥方有關。
別瞧著阿膠對於一般的大戶人家來說不過是一道補藥罷了,但是它再怎麼說也是一味藥材。